【招聘學問】呢3類管理層超想請嘅人才 竟然可能會害咗成個團隊?必知請人3個面試盲點

其實招聘時,企業渴求的並非僅僅是「優秀」的人才,而是能夠真正勝任工作、推動企業發展的「合適」人選。漂亮的學歷及經驗、出色的談吐固然吸引人,但卻可能掩蓋了應徵者與職位需求之間的落差。面試官往往容易被耀眼的履歷和第一印象所迷惑,忽略了深入挖掘應徵者真正實力與潛能的重要性。問錯問題、憑直覺判斷,最終可能導致選才失誤,付出高昂的成本代價。

按圖睇要小心邊3類人才:

 

就業市場瞬息萬變,企業需要靈活應對各種挑戰。在招聘過程中,除了關注應徵者的硬技能和學歷背景外,更應注重其軟技能、例如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問題能力等。

此外,應徵者的價值觀是否與企業文化相符,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一個與企業文化格格不入的員工,即使能力再強,也難以融入團隊,發揮最大效用。因此,面試官需要運用更科學、更客觀的評估方法,才能選出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

以下3類人才,雖然看似條件優越,但企業在招聘時仍需謹慎,避免衝動錄取:

外型出眾、充滿個人魅力型的人才: 在香港這個重視形象的社會,外型出眾、口才流利的應徵者往往更容易獲得青睞。然而,魅力不等於能力。有些真正能幹的人,可能不善言辭,甚至略顯沉悶,但他們卻擁有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試官應避免被表象迷惑,深入了解應徵者的實際工作能力。

履歷滿分,從任何條件看來都優秀的完美人選: 名校畢業、持有專業證照、在大企業任職的經驗,這些都是加分項,但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能力。有些應徵者可能只是「履歷包裝高手」,缺乏實際操作經驗。面試官應着重考察應徵者的實際工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思路,而非僅僅依賴履歷上的光鮮記錄。尤其在香港,學歷通脹的情況普遍,更需要透過實際案例和情境模擬來評估應徵者的真實水平。

與自身特質相近、人際關係圈內的自己人: 「任人唯親」在香港職場並不少見。透過人際網絡招聘,雖然可以省卻一些時間和精力,但也容易滋生裙帶關係,影響團隊的公平性和效率。此外,物以類聚,招聘與自己特質相近的人,容易形成「一言堂」,不利於團隊的多元化發展和創新思維的碰撞。

企業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才的質量,而招聘是一項複雜且重要的工作,需要面試官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巧。避免落入「優秀」的陷阱,才能找到真正「合適」的人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透過更科學、客觀的評估方法,例如行為面試、情境模擬等,才能更準確地判斷應徵者的能力和潛力,避免選才失誤,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睇埋:點解成日請人都失敗?可能因為HR犯咗呢5個禁忌!

 

睇埋:經濟差都照搵工到嘅3種人才

 

延伸閱讀:別用「我為你好」的方式管理員工!5條問題測你能否激發員工100%潛力?

延伸閱讀:【老細必睇】員工有呢3個徵兆、7個行為 就表示想辭職啦!「離職跡象」你睇穿未?

延伸閱讀:面試時點樣睇清「未來上司」係咪豬老細?6個危險信號辨識「公司伏地魔」

延伸閱讀:【面試學問】Elon Musk請人唔睇學歷 但極重視「一件事」 背後竟然有科學根據?


最新專訪片︰
【星級斜槓族】雷同二友為音樂夢想打100份工 用創作回應時代 願成為都市人的心靈「療癒劑」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