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工盲點】CV靚但見工零offer?內向人可能誤中HR 3大陷阱!

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市場中,不少求職者精心準備履歷(CV),卻屢屢在面試階段鎩羽而歸。尤其對性格內向的人來說,即使專業能力出色,也可能因為不擅表達或誤踩面試地雷,導致與理想工作失之交臂。究竟哪些「隱形陷阱」讓HR默默扣分?以下分析3大常見盲點,幫助內向求職者突破瓶頸,成功爭取offer!

►最新【市場營銷/公共關係】職位空缺

►最新【媒體/廣告】職位空缺

►最新【醫療服務】職位空缺

按圖即看HR 3大陷阱!

 

陷阱1:過度謙虛=缺乏自信?HR可能誤解你的真實能力

內向者常有的特質是低調、不愛自誇,但在面試場合中,過度謙虛反而可能讓HR懷疑你的專業程度。例如:

當被問到「你的優勢是什麼?」時,回答「我只是做好本分」或「同事都比我厲害」,容易讓面試官認為你對自身能力沒把握。

討論過往成就時,用「團隊功勞」一筆帶過,卻未具體說明個人貢獻,會模糊你的實際價值。

破解方法:
✅ 使用「事實+數據」凸顯能力,例如:「在上份工作中,我主導的專案讓客戶滿意度提升30%」。
✅ 練習用「STAR法則」(Situation情境-Task任務-Action行動-Result結果)結構化表達經歷,避免籠統描述。

陷阱2:沉默=不積極?互動不足恐被貼上「難合作」標籤

許多內向者在面試時因緊張而話少,或等待面試官主動提問,但HR可能將此解讀為:

對職缺興趣不足:若你只是簡短回答問題,未進一步追問公司細節,易被認為「可有可無」。

團隊適應性差:沉默寡言可能讓面試官擔心你未來難以與同事溝通。

破解方法:
✅ 事先準備3-5個與職位相關的提問,例如:「這個團隊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展現主動性。
✅ 在回答中加入「連結句」,如:「這讓我想到貴公司最近推出的XX專案…」自然過渡到雙向對話。

陷阱3:肢體語言洩露不安?小動作可能毀了專業形象

即使內容準備充分,若肢體傳達出焦慮,仍會影響HR觀感。內向者常見的無意識行為包括:

避免眼神接觸:低頭或視線游移,易被視為「不誠懇」。

僵硬姿勢:緊握雙手或縮肩,會加重「缺乏自信」的印象。

破解方法:
✅ 練習「50-70%眼神接觸」:直視對方鼻樑或眉心,減壓又不失禮貌。
✅ 錄製模擬面試影片:觀察自己的表情和手勢,調整至自然狀態。

內向者的隱藏優勢:善用特質反敗為勝

事實上,內向性格在職場上並非劣勢,許多HR看重以下特質:

深度思考能力:內向者通常擅長分析,面試時可強調「我習慣全面評估後再提出建議」。

傾聽與觀察力:舉例說明如何透過細膩觀察解決過去的工作難題。

求職失敗未必是能力問題,更可能是溝通方式未對接HR期待。內向者只要避開上述陷阱,並將自身特質轉化為優勢,同樣能脫穎而出。下次面試前,不妨先自問:「我的表達是否清晰傳遞了專業價值?」或許答案就在細節中。

同場加映:HR提出試用期內扣減人工 求職者1句霸氣反擊完勝!

同場加映:00後見工被問興趣 如實回答竟遭HR嘲諷 霸氣回擊獲網民力撐!

延伸閱讀:【見工面試】面試官邊啲說話一聽就覺有伏?一人一個見工危險信號!網民:我哋公司係一個大家庭

 

延伸閱讀:【見工面試】面試如何識別Toxic老細?打工仔列3大Red flag!

延伸閱讀:【見工面試】面試畀人壓價15%?仲要係比而家人工低15%!打工仔一句話反擊 全場Dead air

延伸閱讀:【不被錄取不一定和自己有關?】HR道出不能說的無奈真相


最新專訪片︰

【星級斜槓族】雷同二友為音樂夢想打100份工 用創作回應時代 願成為都市人的心靈「療癒劑」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