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用語】成日講對唔住、唔好意思?專家警告:顯得冇料到兼唔pro!
CTgoodjobs' Editor
無論是與同事、上司,還是客戶交流,恰當的語言表達不僅能促進合作,更能展現個人專業形象。然而,許多人在日常工作中習慣性地使用「對唔住」、「唔好意思」這類道歉用語,期望藉此表達禮貌與謙遜。表面上看似謙和有禮,但專家指出,過度頻繁地使用這些詞彙,反而可能讓人覺得缺乏自信、準備不足,甚至不夠專業。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現象的成因、影響,並提供改善建議,助你在職場中展現更成熟自信的溝通風格。
成日講對唔住影響形象?
一、過度使用「對唔住」、「唔好意思」的成因分析
在華人職場文化中,謙遜與禮貌被視為美德。尤其在香港及廣東地區,「對唔住」和「唔好意思」成為日常交流中最常用的禮貌用語。許多員工習慣以此來緩和氣氛、避免衝突,或是表達歉意。然而,這種習慣背後往往隱藏着幾個心理因素:
1. 避免衝突與責任承擔
當面對錯誤或問題時,說「對唔住」似乎是一種快速的解決方式,試圖用道歉來平息對方的不滿,卻忽略了問題本身的解決。
2. 缺乏自信與準備
頻繁使用道歉詞彙,反映出說話者對自己表達的內容或立場缺乏信心,擔心遭受批評或質疑。
3. 文化習慣與社交潤滑劑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道歉語彙成為一種社交潤滑劑,用以維持和諧關係,卻可能在職場專業語境中被誤解。
二、專家警告:頻繁道歉,形象受損
職場溝通專家普遍認為,過度使用「對唔住」和「唔好意思」會帶來以下負面影響:
1. 顯得缺乏準備與專業素養
當一個人在會議或匯報中頻繁道歉,容易讓人覺得其內容不充分、思考不周,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削弱說話的權威性
道歉語氣過重,會削弱說話者的權威感,讓聽眾質疑其判斷力與決策能力。
3. 降低自信心,形成惡性循環
不斷道歉反映內心不安,久而久之會影響自我認知,形成缺乏自信的職場形象。
4. 影響團隊氣氛與效率
過度道歉可能導致溝通效率下降,團隊成員無法聚焦問題本身,反而陷入情緒調節。
三、如何避免過度道歉,提升職場溝通質素?
1. 用積極語言替代道歉語句
例如,遇到問題時,與其說「對唔住,我做錯了」,不如說「我發現這裡有改進空間,接下來我會這樣處理……」,展現解決問題的態度。
2. 增強準備與自信
事前充分準備,了解議題核心,能減少因不確定而道歉的情況。自信來自專業知識與經驗積累。
3. 學會適當承擔責任
道歉要有針對性,而非泛泛而談。當錯誤發生時,承認問題並提出具體改進方案,比空泛道歉更具說服力。
4. 培養正面溝通技巧
例如使用「感謝你的提醒,我會馬上跟進」代替「唔好意思,這是我的錯」,既表達尊重,又顯示積極態度。
5. 觀察並模仿職場中表現專業的前輩
注意他們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表達歉意或回應問題,從中學習合適的語言和態度。
四、實例分析
假設一位職員在會議中未能準時提交報告,常見的反應是「對唔住,我遲咗交報告」。這樣的表達雖然禮貌,但未能說明原因或提出解決方案。更專業的做法是:
「感謝大家的耐心,我因為資料收集遇到一些困難,導致報告稍有延誤。現正加快進度,預計明天下午前完成,請大家放心。」
這樣的表達既承認了問題,又展現了解決問題的決心,令聽眾更有信心。
缺乏準備、自信不足
在職場溝通中,「對唔住」和「唔好意思」固然是表達禮貌的常用語,但過度依賴這些詞彙,往往會讓人覺得缺乏準備、自信不足,甚至不夠專業。專家提醒,適當使用道歉語言,並以積極、負責任的態度取代泛泛的道歉,才能真正提升個人的職場形象與溝通效率。透過增強專業知識、提升自信心及掌握正面溝通技巧,每位職場人士都能在言語中展現成熟與專業,贏得同事與上司的尊重,為職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慎用「對唔住」、「唔好意思」,用更有力的語言,打造更具影響力的職場形象。
延伸閱讀:【職場生存】面對批評有呢幾種反應嘅人 好難喺公司跑贏同事
延伸閱讀:【道歉技巧】認錯唔夠仲要識講!6個「令人順氣」道歉法 學識呢句說話即時降火
延伸閱讀:【情緒管理】成日無啦啦唔開心?可能係「情緒暗號」作怪!即睇「感覺翻譯表」破解負面心魔!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