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下屬個個都唔覆訊息!回覆率=人緣值?網民:你係咪放飯放工騷擾人?

職場溝通從來都是一門藝術,尤其係上司同下屬之間的互動,稍一不慎就會被解讀成「高壓管理」或「唔識做人」。最近有網民投稿大吐苦水,指自己同另一位同級同事一齊帶領團隊,但下屬對自己的訊息經常「已讀不回」,相反同事一出聲就個個爭住回覆,甚至連食飯都沒有預事主的份,懷疑自己是否被杯葛,網民紛紛懷疑事主做錯一件事……

即睇事主分享及網民回應:(按圖了解)

事主:「我嗰team係我同另一個同級同事一齊睇,但我覺得班細嘅成日唔理我send出嚟嘅嘢,經常已續不回兼唔畀反應。但見同級同事喺group度講嘢,不論性質,大家都會畀反應佢,唔知點解會有咁嘅待遇差別……其實我係咪畀大家杯葛緊?佢哋好似好幾次食飯都冇約埋我……」

網民:「你係咪Lunch time同放工時間send工作訊息畀人呀?畀我都唔覆你啦?」

網民:「你會唔會留意一下同級同事係用咩語氣同班細嘅講嘢?同埋時間點都好重要,如果你喺工餘時間send,即係唔尊重人哋休息時間,咁就係人都唔睬你啦!」

網民:「睇吓你send嘅內容先啦!如果次次都係『急!快覆!』或者『點解未做完?』,人哋見到都驚啦,仲點會想覆你?」

網民:「可能你同級同事會同佢哋吹下水、講吓廢話,但你一出現就係派job,咁梗係當你透明啦!」

網民:「你同下屬有冇私交㗎?平日會唔會問候吓佢哋?定淨係識得催progress?」

網民:「試吓用emoji或者加句『唔該晒呀~』,語氣硬掘掘嘅話,下屬覺得你係『高層』多過『隊友』。」

網民:「有冇諗過係你嘅回應方式問題?下屬覆你,你係讚定彈先?如果次次都畀人感覺『做咩都唔合格』,咁不如唔好覆。」

網民:「你send訊息嘅頻率係點?如果一日十幾個message,真係會令人想block你㗎!」

網民:「會唔會你嘅指示成日變來變去?下屬覺得覆咗都冇用,索性唔理。」

網民:「同級同事可能識得『睇餸食飯』,例如知道邊個忙就唔會煩住,但你係咪一視同仁咁轟炸所有人?」

網民:「食飯冇預你?咁你平日有冇主動join佢哋?定係淨係坐喺房等佢哋邀請?」

網民:「不如直接問佢哋點解唔覆啦!不過記住用『我感覺』而唔係『你點解』,否則變咗審犯。」

事主可以點改善?

事主的困境反映了職場上常見的「權威盲點」——以為職級高就自然會獲得尊重,但實際上,下屬的配合度往往取決於上司的溝通技巧及同理心。要打破僵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檢討:

1. 檢視溝通內容與時機

避免非緊急訊息轟炸:除非真的緊急,否則工餘時間send工作訊息會令人反感,長遠損害信任。

語氣軟化:多用「唔該」、「辛苦晒」等字眼,減少命令式語句(如「即刻做」)。

明確指示:下屬不回覆可能因為不知道怎樣回答,確保訊息清晰、有具體行動指引。

2. 建立平等互動

主動參與非正式交流:例如lunch time與下屬閒聊,了解他們的工作難處或興趣,拉近距離。

給予正面回饋:當下屬完成任務時,即使簡單一句「做得好好」也能提升對方回應意願。

3. 自我反思與開放對話

匿名問卷:若團隊氣氛僵硬,可透過匿名調查收集意見,了解下屬真實想法。

一對一溝通:個別約談表現較冷淡的下屬,以「我發現最近溝通唔太順暢,想聽吓你意見」開場,避免指責。

4. 觀察同級同事成功模式

事主提到同級同事更受歡迎,不妨暗中學習對方如何處理指令、怎樣維繫團隊氣氛,可能發現關鍵差異(例如幽默感或彈性安排)。

5. 接受「非即時回覆」嘅文化

部分人傾向集中處理訊息,若事主經常要求「秒覆」,反而造成壓力。可設定合理deadline,例如「聽日中午前覆就得」。

最後提醒:職場人緣不只是單純講「好人緣」,而係建基於互相尊重。如果事主肯調整溝通方式,同時展現對下屬的關心,很大機會逐步改善關係。相反,若堅持「我係上司你就要覆」,只會令隔閡更深。

延伸閱讀:【放假覆公司訊息】打工仔周末冇覆訊息 被上司斥「有問題」!事主:我只係個月薪$18,000嘅FG⋯⋯

延伸閱讀:【離職交接】辭職後仍收老細奪命追魂call!成日Send訊息問問題好困擾?網民勸喻:覆佢冇人工收㗎!

延伸閱讀:【職場溝通】打工仔斥同事收工唔覆機 網民反駁:覆係人情,唔覆係道理!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