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工面試】求職者細數乞人憎HR類別! 遇到呢類真係即刻唔想見落去!
CTgoodjobs' Editor
求職路上,面試是必經階段,而人力資源(HR)人員往往是求職者接觸的第一道關卡。一個專業、友善的HR能為公司形象加分,反之,某些HR的態度和行為卻可能讓求職者「未見工先卻步」。網上討論區不時有求職者分享遇到「乞人憎HR」的經歷,引起廣泛共鳴。本文將細數這些令求職者反感的HR類型,分析其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並提供求職者應對建議。無論是HR從業人員還是求職者,了解這些「地雷行為」都有助於提升面試體驗,創造雙贏局面。
求職者細數乞人憎HR類別!
1. 「遲到大師」型HR
「約好2點面試,等到2點半先出現,仲要冇半句道歉。」這類HR對求職者的時間毫不尊重,遲到已成習慣,甚至讓求職者苦等超過半小時。更令人氣憤的是,他們往往若無其事地開始面試,對遲到隻字不提,彷彿求職者的時間不值一提。
專業的HR應明白守時是基本職業道德,遲到不僅影響公司形象,更可能讓優秀人才對公司卻步。若真有突發狀況導致遲到,至少應主動致歉並解釋原因,展現基本尊重。
2. 「照本宣科」機械人HR
這類HR面試時全程低頭讀稿,問題僵硬格式化,對求職者的回答只是機械式地記錄,毫無互動與追問。他們的眼神從不與求職者接觸,彷彿只是在完成一項例行公事,而非真正了解一位潛在員工。
這種面試方式讓求職者感覺自己只是「流水線上的產品」,難以展現個人特質與能力。HR的角色應是搭建橋樑,而非築起高牆。即使使用結構化面試問題,也應保持人性化互動,根據回答靈活追問。
3. 「高高在上」審判官HR
「你憑咩覺得自己值呢個價錢?」這類HR以居高臨下的態度進行面試,問題尖銳帶挑釁性,眼神和語氣中充滿不屑。他們將面試視為一場「審判」,而非平等對話,讓求職者倍感壓力與不被尊重。
事實上,面試應是雙向了解的過程,公司評估求職者,求職者也評估公司。專業的HR即使需要提出挑戰性問題,也應保持尊重態度,避免讓求職者感到人格受辱。
4. 「私人偵探」八卦HR
「你結婚未?」「你有冇拍拖?」「打算幾時生小朋友?」「你父母做咩工作?」這類HR對求職者的私生活異常好奇,問題涉及婚姻狀況、家庭背景、生育計劃等與工作能力無關的私人領域。這不僅令求職者感到尷尬,更可能涉及就業歧視問題。
專業HR應聚焦於與工作相關的能力與經驗,避免觸碰法律灰色地帶。即使想了解求職者的性格特質,也應通過專業的心理測評或行為面試技巧,而非打探私隱。
5. 「敷衍了事」hea做HR
「我未睇過你CV,不如你自我介紹吓啦。」這類HR明顯未做任何準備,對求職者的背景一無所知,甚至連基本職位要求都說不清楚。面試過程中頻繁看手機、打哈欠,表現得心不在焉。
這種態度反映HR對招聘工作缺乏重視,也暗示公司可能管理混亂。專業HR應預先審閱求職者資料,準備針對性問題,並全程保持專注,這既是對求職者的尊重,也是對公司負責。
6. 「壓力測試」虐待狂HR
「呢個問題你都答唔到,點做呢份工?」這類HR刻意營造高壓環境,通過連續打斷、否定回答、長時間沉默等方式施加心理壓力,美其名曰「壓力測試」,實則可能只是享受權力感。
適當的壓力面試在某些崗位或許有必要,但應有明確目的與專業方法,而非無意義的精神折磨。過度的壓力只會讓求職者表現失常,無法真實評估其能力。
7. 「畫大餅」HR
「我哋公司好有前景,上市在即,到時股份分紅好和味!」這類HR過度美化公司現狀與前景,對工作壓力、薪酬福利等關鍵信息含糊其辭,甚至作出無法兌現的承諾,誘導求職者接受不利條件。
誠信是招聘的基本原則。HR應如實介紹公司情況,包括挑戰與機遇,讓求職者做出知情選擇。虛假宣傳可能導致員工快速流失,長期損害公司聲譽。
8. 「玩失蹤」鬼祟HR
「我哋會盡快通知你。」然後音訊全無。這類HR在面試後完全消失,不接電話、不回郵件,讓求職者處於無盡等待中。即使求職者主動追問,也得不到明確答覆。
尊重求職者的付出,提供明確的面試結果反饋是基本職業操守。即使是否定結果,也應及時、禮貌地通知。自動化系統可以輕鬆解決這一問題,缺乏跟進只反映公司管理不專業。
9. 「變幻莫測」善變HR
「今日見完,聽日再見多次啦,後日可能仲要見多兩次。」這類HR隨意更改面試流程,增加無謂環節,讓求職者反覆奔波。有時甚至不同面試官對職位要求說法不一,顯示內部溝通混亂。
有效率的招聘流程應有清晰規劃,避免浪費雙方時間。過多的面試環節除非必要,否則只會增加求職者負擔,降低招聘效率。
10. 「斤斤計較」挑剔HR
「你CV入面呢個逗號用錯咗。」這類HR過度關注無關緊要的細節,對求職者的輕微失誤小題大做,卻忽略整體能力與潛力評估。他們似乎更熱衷於「找茬」而非「找人」。
專業評估應著重於核心能力與文化契合度,對無關細節的過度挑剔只會錯失合適人才。當然,基本專業水準仍需把關,但應平衡看待。
影響單次招聘效果
HR是企業的門面,其專業素養直接影響求職者對公司的印象。上述「乞人憎HR」的行為模式,輕則影響單次招聘效果,重則損害公司僱主品牌,使潛在人才望而卻步。對求職者而言,遇到這類HR也不必過度沮喪,可將其視為了解公司文化的窗口——如果連HR都不專業,公司內部管理可能更堪憂。
對HR從業者而言,反思這些「地雷行為」,保持同理心與專業素養,才能真正發揮「人才把關者」的角色。招聘是雙向選擇的過程,尊重與專業應是基本準則。唯有如此,才能建立長期正向的僱主品牌,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
延伸閱讀:【見工面試】HR盤點奇怪求職者大全!做咗呢啲禁忌 扣分或者即時被out!
延伸閱讀:【同事好乞人憎!】一人一個麻煩又乞人憎嘅同事行為!不斷問人私隱、經常卸膊、笑裏藏刀……
延伸閱讀:【職場關係】公司長期缺人全在HR毒瘤? 網民狠批人事部令職場倒退兼全無價值!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面試技巧
- ,
- 網絡熱話
- ,
- 見工面試
- ,
- Job 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