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工具】Notion活用術:將混亂嘅部門知識庫變成「團隊最強外接大腦」

在企業內部,部門之間大多都積累了大量知識與資料:專案流程、標準操作程序、會議紀錄、訓練教材,以至日常的參考資訊。問題在於,這些資訊往往散落於不同平台,有些存在硬碟,有些躺在共享雲端,更有些只是停留在特定成員的腦袋裡。結果就是重複溝通、資訊遺漏、交接混亂,最終嚴重拖慢團隊效率。  

打工仔教育進修:AI職場大洗牌裁員

近年來,Notion 成為不少團隊重整知識庫的首選工具。它集合了文件管理、資料庫、任務追蹤與協作等功能,不僅能將原本分散的資料集中,還能以高度自訂的方式重塑工作流程。本文將探討如何利用 Notion,將一個凌亂的部門知識庫,逐步轉化為一個有系統、有延展性的「團隊外接大腦」。  

將混亂嘅部門知識庫變成「團隊最強外接大腦」

一、知識庫的定位:由零散到結構化  

搭建有效的知識庫首要步驟,是先清楚定義其角色。知識庫並非單純的檔案夾,而是一個有脈絡的知識網絡。部門需要先回答三個問題:  

1. 哪些資訊需要長期保留?(如流程文件、制度規範)  

2. 哪些資訊屬於動態更新?(如專案進度、學習心得)  

3. 哪些資訊需全員可即時存取?(如常用表單、FAQ)  

透過這些分類,能避免一開始就把 Notion 建成「雜物堆」,而是逐漸建立清晰的邏輯結構。  

二、以資料庫作基礎而非單純文件夾  

不少團隊初用 Notion 時,習慣以「頁面塞內容」方式運作,結果資訊冗長難以檢索。其實 Notion 最強大的功能在於 資料庫 (Database)。  

例如:  

.建立「專案資料庫」,每條記錄代表一個專案,內含負責人、進度、文件連結。  

.建立「知識文章資料庫」,可依主題、標籤、建立者分類。  

.建立「會議紀錄資料庫」,統一格式方便追蹤決議。  

這種結構讓資訊像積木一樣可重組,避免傳統文件式管理的靈活不足。  

三、可視化視圖提升使用體驗  

Notion 的資料庫不僅僅是一張表格,可以依需求切換為 看板、日曆、畫廊、清單 等不同視圖。  

.看板視圖適合專案管理,團隊可直觀掌握每項任務所處階段。  

.日曆視圖適合規劃活動或 Deadlines。  

.畫廊視圖則方便作為設計參考資料庫。  

多重視圖讓同一批資料可以從不同角度呈現,大大提高團隊成員的檢索效率。  

四、建立統一模板確保一致性  

如果每次新增內容都依靠成員自行發揮,結構與格式很快便會各說各話。  

解決方法是:預先設計統一模板。例如:  

.新增會議紀錄時,自動生成「會議日期、出席者、重點決議、行動項」欄位;  

.新增知識文章時,固定包含「標題、關鍵詞、簡介、相關文件連結」。  

這樣做能保證資料的一致性,後續搜尋和整理亦會更加輕鬆。  

五、權限管理:開放與限制之間的平衡  

有效的知識庫需要既能共享,又能避免被錯誤修改。Notion 允許為不同頁面設置不同權限,例如:  

.所有人可瀏覽的核心知識頁;  

.限定部門主管可修改的制度文件;  

.僅專案小組成員可訪問的進度追蹤頁。  

透過權限設計,能平衡透明度與安全性,避免因誤操作而破壞關鍵資料。  

六、連結與雙向關係:打造知識地圖  

Notion 支援「頁面連結」及「關聯資料庫」功能。這意味著一份知識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能夠編織成一張「知識網」。  

舉例說明:  

.專案頁面可關聯到使用的工具紀錄、相關會議紀錄;  

.新員工培訓頁面可引用標準流程文件;  

.FAQ 條目可鏈接到詳細的操作指引。  

這種關聯讓團隊能從任意切入點,快速找到相連知識,猶如使用搜尋引擎般流暢。  

七、跨平台與整合,打造日常中樞  

團隊若要真正落實知識庫,需要將其置於日常工作流程的核心位置。Notion 的靈活度在於:  

.它可嵌入 Google Drive、Figma、Miro 等工具資源。  

.亦可與 Slack、Teams 配合,將通知直接推送至團隊溝通渠道。  

如此一來,成員無需在多個平台間跳轉,Notion 自然成為「日常入口」。  

八、持續維護與文化養成  

知識庫並非「建好即成」,而是需要持續維護與優化:  

.指派一位「知識管理負責人」,協助審查與更新內容。  

.設立週會或月會,鼓勵成員將心得輸入知識庫。  

.倡導「用過即更新」文化,確保資料不會陳舊。  

當團隊養成習慣,知識庫才真正能發揮長期效益。  

資訊歸納成完整系統

由分散、無序到結構化、易檢索,其實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透過 Notion,部門能將資訊歸納成完整系統,藉由資料庫、模板、連結等功能,逐步搭建起一個「外接大腦」。這個大腦不僅能保存過往智慧,更能在專案推進、知識傳承及新人成長中發揮加速作用。最重要的是,知識庫並不只屬於工具,而是一種團隊文化的落實——當每一位成員都習慣分享、整理與引用,才真正能把潛在的零散知識,轉化為推動部門向前的核心動能。  

延伸閱讀:【AI工具】識用AI人工可升20%!CV點寫先至顯得「我好熟AI」?

延伸閱讀:【職場熱話】同事出盡方法偷懶 以為冇人知但全世界都知!網民:點解唔學用AI光明正大偷懶?

延伸閱讀:【職場新人生存戰】上司工作指令混亂點算好?Fresh Grad必學5招職場自保術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