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難題】同事衝突變多?可能是「世代差異」造成的5個信號
CTgoodjobs' Editor
隨著不同世代的人才同時共處職場,跨世代衝突成為管理上的一大挑戰。尤其Z世代逐漸成為職場主力,與資深世代在價值觀、工作態度、溝通方式上的差異,容易引發誤解與摩擦。本文將從五個明顯信號切入,剖析世代差異如何成為同事衝突的根源,並提出管理者應如何因應,促進和諧共事。
「世代差異」造成的5個信號
現代職場中,常見不同年齡層的員工同時工作,從沉默世代、嬰兒潮世代、X世代、Y世代到Z世代,各世代背景、成長環境與價值觀迥異。這種多元結構雖然帶來豐富資源,但也因觀念落差,造成溝通不良、合作困難,甚至衝突頻傳。根據LinkedIn調查,20%的Z世代員工一年內未與50歲以上同事交談,反映出世代間溝通的嚴重斷層。管理者若忽視世代差異,容易陷入管理困境,影響團隊士氣與生產力。
1. 權責劃分觀念不一致
不同世代對於工作責任與權限的認知存在明顯落差。沉默世代與嬰兒潮世代普遍將工作視為責任與義務,強調向上成長與服從權威;而X、Y世代則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追求工作的意義與彈性。新世代員工可能質疑傳統的權責分配,習慣提出質疑與討論,這讓老一輩主管感到權威受挑戰,雙方易因期待不同而產生摩擦。
2. 合作定義與工作方式差異
老一輩世代偏好團隊合作以達成組織目標,重視集體利益;新世代則傾向開放溝通、資源共享與個人能力展現,反對命令式管理。此外,年長世代習慣固定上班時間與面對面會議,而新世代喜歡彈性工作、即時通訊與線上協作工具。這種工作節奏與溝通方式的差異,常導致誤解與效率降低。
3. 對職場尊重的期待不同
沉默世代與嬰兒潮世代傾向尊重資深與權威,接受明確的階層制度;而X、Y、Z世代則更重視平等、包容的工作環境,期望意見被聆聽與尊重。例如,年輕員工在與主管互動時,常以平輩態度回應,甚至頻繁質疑指令,讓主管感到難以掌控與受挫。這種「職場感」的缺乏,是世代間衝突的常見源頭。
4. 工作動機與價值觀的根本差異
老一輩多以「為公司奉獻」為工作動機,強調忠誠與責任;新世代則追求「自我實現」與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注重個人權益與生活品質。這種「For we」與「For me」的思維差異,使雙方在工作投入度、態度與離職原因上存在鴻溝,進而引發衝突。
5. 資訊取得與學習方式不同
新世代習慣透過網路自學,快速獲取大量資訊,喜歡即時反饋與靈活應變;年長世代則依賴經驗與權威,偏好事先規劃與深思熟慮。這種學習與決策節奏的不同,容易造成溝通不順,老一輩主管可能因急於傳授經驗而顯得急躁,年輕員工則感到被限制與不被理解。
針對性地調整管理策略
世代差異是現代職場不可避免的現象,透過了解五個信號——權責劃分不同、合作定義差異、尊重期待不一、工作動機差異與資訊學習方式不同,管理者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調整管理策略。建立心理安全感的環境、促進跨世代溝通、尊重彼此需求,是化解衝突、提升團隊凝聚力的關鍵。唯有如此,才能將世代差異轉化為組織的多元優勢,創造共贏的職場氛圍。
延伸閱讀:【職場人際】經常放負控訴全世界針對自己!網民:佢唔知自己有問題!
延伸閱讀:【反叛期】同事粗心大意但唔肯認錯 改正都改唔足 網民:叛逆中年唔會人緣好 炒咗佢啦!
延伸閱讀:【職場熱話】同事遞信後工作態度極差!網民:唯一可以OOO咁報復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