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排】九大職場上常見Dirty Work排名 最無人肯做嘅竟然唔係行政事務?
CTgoodjobs' Editor
在職場中,許多員工都會遇上「Dirty Work」,即那些耗時、耗力、且心神消耗大,但卻無法直接寫進工作報告,與KPI或績效指標毫無關聯的工作。這些雜事雖不見得被公開重視,卻是確保團隊日常運作順暢的關鍵。然而,這些工作常成為職場中最無人願意負責的「苦差事」。以下將探討職場中九大常見的Dirty Work,揭示其中隱藏的痛點和真相。
即睇職場上常見Dirty Work排名!(按圖了解)
9. 行政雜務成員工隱形負擔
不少非行政職員會被視為團隊「事務小幫手」,需負責訂會議室、會場布置、茶水點心等瑣碎事宜。這雖然看似小事,累積起來卻大量佔用時間和精力,令負責者感到煩躁和被忽視。
8. 會議記錄掛名「訓練」
員工常被分配做會議紀錄,主管甚至以「訓練思考能力」為由合理化。實則這類工作耗時且枯燥,還會讓人錯過真正提案和討論的機會。
7. 反覆資料收集與整理
大量資料的收集、彙整、校對和整理,雖屬基礎,但疲憊且無法直接反映個人價值。這類任務多半默默落在執行力較強或新人肩上。
6. 美化簡報與文件的隱形設計師
替主管或整體團隊美化文件及簡報是種無形「設計師」工作。這類任務常常不被視為有價值的技能,但卻會佔用大量非創造性時間。
5. 無名帶新人的教練
被指派帶新人不是以正式職稱進行,且新人並不向自己匯報,使得帶人工作變成義務負擔,缺乏職權的認可。
4. 生成數據與資料的替手
因為某些同事「不擅長」數據分析或系統操作,工作往往落在別人肩上,降低自身績效時間,增加心理負擔。
3. 挖掘私人資源的無形壓力
主管要求動用個人人脈或私人資源來完成KPI之外的任務,讓員工承受額外壓力及職場角色混淆。
2. 一遍遍修改沒人關注的流程規範
被要求優化或重做不受重視的公司SOP,辛苦但成果往往無人賞識,是許多員工心中極不滿意的工作境況。
1. 跟蹤進度卻無晉升機會的尷尬角色
負責跟蹤進度及叮囑同層級同事工作,但無法授權或帶領團隊,且無法換取任何升職加薪,使人易陷入無力感和挫敗感。
Dirty Work隱藏於日常工作的縫隙,若員工長期承擔此類任務,將影響心理健康與職涯發展。企業需要提升對此類工作的認識,透過合理分工、明確授權與激勵機制,減低員工負擔,提升團隊效率與滿意度。
延伸閱讀:【職場英語】常見辦公室用語英文縮寫你識唔識?OOO、AFK、IAM係點解?
延伸閱讀:【職場關係】大公司Email往來唔係字面意思咁簡單? 逄星期五同事覆呢3句要細心解讀!
延伸閱讀:【上司下屬】上司好惡頂 就連廁所都唔畀去!一人一個鬧爆上司瞬間 網民:睇完心涼晒!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