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相處】你嘅目標唔係同事嘅目標!點解同事要幫你?
CT人際外交官
在企業推行策略執行過程中,經常聽到高層期望員工具備更多同理心、協作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理想中的員工既自動自發又能夠團隊合作。然而,現實令人反思:如果同事的目標與自己截然不同,為何他們要主動幫助完成自己的目標?
打工仔人際關係:被炒之後先發現冇朋友|10大「豬隊友」行為|傳統CV將被淘汰
你嘅目標唔係同事嘅目標!點解同事要幫你?
現實中的資源限制與目標差異
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和OKR(目標與關鍵結果),資源有限,任務繁多。當其他部門請求協助,不是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面對別人的需求,常見的反應包括積極支持、禮貌但推遲回應,或是婉拒。這反映出,目標不一致會直接影響同事願意付出時間和資源的意願。這並非冷漠,而是符合人性的合理反應。
協作的三大必要條件
有效的合作並非自然而然產生,除非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共利的誘因──幫助別人同時也能促進自己的目標達成,形成雙贏局面。
.互信的關係──彼此信任,確認對方的請求真實且有意義。
.明確的制度設計──協作的付出會被公平評價並計入績效,保障努力不被忽略。
缺少這些因素,合作往往淪為隨心所欲或由人情味驅動,難以持久。
如何讓同事願意幫忙?
推動策略的成功關鍵不僅是設訂明確的目標,更需創造一個讓人「想合作、願意整合資源」的環境。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從「你幫我」轉變為「我們共同需要」
以一個零售企業為例,原本推動會員數據整合平台時,IT部門質疑這是行銷部門的KPI,無關己事。經過重新定位,平台成為所有部門共同使用的服務工具,並將IT的目標調整為提升內部服務效率,明確將任務目標轉為共用。這種共同利益的設計,激發了合作動力。
2. 讓資訊透明流通,建立互信基礎
在某製造業推動ESG報告時,起初各部門不願分享資料,擔心麻煩。持續推動每月進度同步會議,並公開資料與討論成果,久而久之建立了彼此信任與尊重,使協作更加順暢。資訊流動是互信的關鍵。
3. 制度設計保障合作的付出
科技企業導入OKR後,有員工反映協助他人工作卻沒獲得績效認可。HR調整制度,設計跨部門貢獻回饋機制,讓協作過程被主管評分並納入績效評估。這讓員工更願意參與合作,因為合作付出得到合理回報。
管理者的策略設計要點
主管在設計策略執行環境時,應該注重以下三方面:
1.利益共享:讓合作成為雙方或多方都能受益的關係,避免單邊負擔。
2.信任建立:透過透明公開的溝通機制和定期跨部門會議,促成互信長遠發展。
3.完善制度:建立明確的合作評估與獎懲制度,保障付出者權益,避免熱情短暫。
這些設計能使合作不再依賴偶發心情或人情關係,而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部分,有效推進戰略目標的落地。
總之,當同事的目標不是你的目標時,合作的意願取決於誘因、信任與制度。唯有設計出讓人「想幫、敢幫、值得幫」的環境,策略目標才能真正轉化為行動,團隊合力推動企業前進。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政府/公共機構】工作機會
▶【月薪$25,000+】工作機會
▶【兼職Part Time】工作機會
延伸閱讀:【失業心態】被炒之後先發現冇朋友?被裁員打擊到頹晒?4個方法幫你重新企起身
延伸閱讀:【職場禁忌】10大「豬隊友」行為!做咗等於自毀前程 升職冇你份!
延伸閱讀:【職場大趨勢】傳統CV將被淘汰?「技能履歷」主導招聘市場 專家教路3步突出個人優勢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銀行/金融】工作機會
▶【滙豐銀行HSBC】工作機會
▶【交通銀行】工作機會
▶【中國銀行】工作機會
▶【渣打銀行】工作機會
最新專訪片︰
【職業背後】90後男設回收公司將服務速遞至家門 堅持5年過百間企業都同佢合作 獨力起家成香港環保界傳奇!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