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心態】被炒之後先發現冇朋友?被裁員打擊到頹晒?4個方法幫你重新企起身
CTgoodjobs' Editor
近來,裁員潮席捲多個行業,許多人面臨失業的處境,不僅經濟收入中斷,更令人措手不及的是心態與社交上的衝擊。失去工作後,才驚覺過往忙碌的生活中,朋友和支持系統變得薄弱甚至空白,心情也因而陷入低谷。以下將從心理與社交角度出發,分析失業後可能面臨的困境,並分享四個可行方法,協助調整心態,重拾生活的穩定與動力。
打工仔熱話速遞:點解裁員會揀我|55歲打工仔慘被裁員|壓力大就玩失蹤
被裁員打擊到頹晒?4個方法幫你重新企起身
認識失業帶來的多重影響
失去工作不僅意味著收入的中斷,更常伴隨心理層面的挑戰。舉例而言,有人在資深網路公司任職多年,因為經濟環境與客戶需求減少,公司不得不採取裁員措施,他因薪資較高而被選中離職。失業數月後,儘管不斷投遞履歷,卻始終未獲面試機會,日復一日的慵懶無為與求職失敗使其焦慮情緒加劇。若再疊加以往的憂鬱症史,心理負擔自然倍增,生活難免陷入黑暗低潮。
心理學指出,失業時人們往往會產生價值感崩壞,即將自我價值完全與工作掛鉤,認為失去職場身份就如同失去自我存在的意義。此心態可能致使個人逐步遠離社交圈,甚至封閉自己,令孤獨與失落感倍增。更甚者,在現代便利的網絡與社交媒體環境下,人際交流易於淺表化,失業者甚至可能意識到自己實際上缺少能堅實依靠的朋友。
因此,面對失業帶來的打擊,宜及時調整心態,尋求有效的因應策略。
1.認清「工作非全部」
首先,必須明白工作固然佔據人生大量時間,卻不代表個人存在的全部意義。工作是社會給予的角色,帶來經濟來源與部分自我認同,但生活的本質和快樂來源多元,不能僅依賴職業身份。失業並不抹消其他生活經驗或個人特質,亦不代表能力的喪失。
換言之,即使暫時沒有工作,依然擁有其他價值與潛能,不應讓失業成為否定自身的理由。將目光從工作身份轉向生活全貌,幫助保留自尊並維持積極心態。
2.避免害怕丟臉而孤立自己
其次,不少人將失業視為恥辱,害怕面對親友的目光或社會的評價,因而選擇封閉自己,減少社交。事實上,裁員的原因多樣,包含經濟大環境衝擊、企業結構調整等,非全然因個人能力不佳所致。
持續與朋友、家人保持聯繫,甚至主動尋求支持,對心理復原至關重要。無論是與親友分享心情、求助於專業輔導,抑或參與興趣活動認識新朋友,都有助避免孤獨感,加強心理韌性。人類是群居動物,孤立只會削弱心理承受力,適時的社會支持是度過難關的重要資源。
3.調整負面思維,重塑內心現實
第三,失業期間,很多人陷入「我很糟」、「沒有人要我」的負面思維,陷入無助與自責。心理調節上,可嘗試轉換思維模式,將觀點從自我否定轉為肯定自己的能力與成長潛力。
例如,可以告訴自己「這只是暫時,能力依然存在」「公司與我匹配度不佳,將來還有更適合的機會」「現在是學習新技能、提升自我的好時機」。這類正向思維有助提升自信,改善心理狀態,從而增強求職動力。
4.規劃每日小目標,穩步前行
最後,失業使日常生活易陷入無目標與慵懶中,規律生活變得困難。為避免陷入消極狀態,可給自己設定簡單且具可行性的每日目標。
這些目標可涵蓋求職計畫、技能學習、體能鍛煉、休閒興趣等方面。無論大小,持續完成目標能帶來成就感,幫助建立積極習慣。時間積累下,這些小成果匯聚成長足力量,逐步恢復生活節奏和自信。
透過以上四點,失業者可以逐步從打擊中恢復,重新站穩腳步,迎接新人生階段。雖然挑戰嚴峻,但調整心態、尋求支持並積極行動,仍可為未來創造希望與可能。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政府/公共機構】工作機會
▶【月薪$25,000+】工作機會
▶【兼職Part Time】工作機會
延伸閱讀:【失業心態】效率高、態度好、月月跑夠數 點解裁員會揀我?HR拆解裁員背後原因
延伸閱讀:【中年失業】55歲打工仔慘被裁員 苦惱應如何尋找出路 網民建議咁樣做!
延伸閱讀:【職場壓力】壓力大就玩失蹤?日本「蒸發族」唔係唔負責任 背後原因惹人共鳴!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銀行/金融】工作機會
▶【滙豐銀行HSBC】工作機會
▶【交通銀行】工作機會
▶【中國銀行】工作機會
▶【渣打銀行】工作機會
最新專訪片︰
【職業背後】90後男設回收公司將服務速遞至家門 堅持5年過百間企業都同佢合作 獨力起家成香港環保界傳奇!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