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樓夢碎】樓市冧市、裁員潮!有樓仲慘過冇樓?90後慶幸冇買樓:驚失業斷供變銀主盤!
CTgoodjobs' Editor
近年香港經濟放緩,裁員潮頻現,令不少有意置業的年輕人「買樓夢碎」。在高息環境下,失業風險成為壓垮供樓能力的最大隱憂,斷供、變成銀主盤的個案屢見不鮮。近日有90後在Threads分享,自己未及早入市反而慶幸,免受樓市波動和失業風險雙重打擊,認為「有樓未必好過冇樓」。
有樓仲慘過冇樓?
樓主:身為一個90後,而家年紀都有30中,當年啱啱出嚟做嘢都有個目標諗住買樓,嗰陣24歲。但今時今日心態完全唔同晒,好慶幸自己冇衝動買樓,身邊好多活生生例子變咗負資產,仲要死死地氣受盡上司同啲客氣,都要繼續做份工。草根香港人買樓真係好慘,一世人為咗層樓,供到50歲供完,到時個仔女出身,又要幫佢畀首期。平時去個旅行都要就住就住,買樣嘢都要覺得日本買先抵。有樓嗰啲而家就好擔心個市咁差,度度都裁員,冇咗份工都唔知點供層樓。感覺係香港有樓,唔係有個安樂窩,而係一個好大嘅人生負擔。
網民A:我25歲出嚟做嘢就同家姐夾份買第一個單位,供供吓樓就會發覺供樓竟然平過租。通常供15年啫,初時係有啲辛苦,唔敢辭工,打工係會升職加薪嘅,做生意係會愈做愈大嘅……我都捱過咗,而家係中年收租公,我嘅目的係帶領家中各人走向成功。
網民B:我年紀大過你,反而慶幸買咗樓。嗰陣大學畢業就搬出嚟自己住,最初都係租樓,但好多限制,打粒釘都要扣按金,所以後嚟儲到首期,就買咗第一個物業自住(一手細單位),後來再入手其他當投資。自住就慢慢樓換樓,今年卒之趁價低,同老公買到四房dream house,裝修各樣都可以自己話事。其實自住最緊要計得掂條數,唔好諗賺蝕。
網民C:而家呢個時勢,個個都要擔心經濟差裁員啦,唔通租樓嘅失業都ok?
網民D:真係,時代唔同,而家唔可以靠樓升值而變有錢。唔可以用同一條formula apply喺呢個年代。至於買唔買樓,睇有冇需要,要結婚、生仔就可能有需要。如果冇,就唔使接火棒。keep住多啲流動資金,investment樓相關嘅stock都係一種喺樓上面嘅投資,唔一定要買樓先係投資。
網民E:幾時都話公屋人先係人生勝利組,冇壓力,每年去七次旅行,仲可以每年儲到十萬以上,退休時就攞住啲錢去東南亞或者大陸生活。
網民F:做咗十幾年租客,發現其實間中搬吓換地方幾正,冇咁悶又新環境。
網民G:如果同屋企人住,你咁諗都正常。但現實好多人唔係,就算唔買樓都要租樓。當然買樓生活壓力真係大,特別係經濟下行嗰時,一定會驚失業供唔起層樓。但如果選擇咗行買樓呢條路,最緊要唔好後悔,唔好怨自己做錯決定。如果覺得自己承受唔到風險,真係唔好買好過。
網民H:近幾年,買樓供樓嘅人好慘。不過只係心理上面慘。你自住都要交租啦。
網民I:你如果唔使做租客你咁講好啱,如果你要咁,請問你打算租到死嗰日?
網民J:跌咗咁多仲驚唔適合買?適合做塘邊鶴?30幾歲,搵錢易,轉工易,唔怕失業。過多10年去到四十幾,父母又老,仔女又細,又話要揸現金。結論都係申請公屋。話聲你知,香港業主少過公屋戶。
網民K:樓市無人估到,不過我自己搬過一次屋,覺得如果2-3年要搬一次都幾煩。
網民L:幫人供完幾十年樓,到年紀大咗發現好難租樓,買樓又要full pay上唔到會,到時你可能諗如果後生買咗層樓就好。供樓心理壓力一定有,一定要量力而為,唔好死充又要大又要靚又要新,計好數唔好逼死自己用大部份收入供樓。
網民M:香港地產就係變相嘅龐氏騙局,只要不斷有人相信樓價會繼續升,就不斷會有人繼續接落去買,直到最後接嗰批爆煲,先至如夢初醒!
網民N:你唔負擔都只係將痛苦留畀下一代,而家樓價咁低又大量增加供應其實ok啦。
部分人認為供樓壓力雖大,但長遠計算供樓成本甚至低於租金,且自住帶來穩定和自由,認為只要量力而為,置業仍是理想選擇。亦有人強調現時經濟不穩、裁員風險高,買樓斷供成隱憂,認為租樓靈活且無長期負擔,適合當下環境。另有觀點指出樓市已非過去快速升值的時代,應視個人需要決定是否買樓,保持資金流動性和多元投資更為重要。部分留言提醒買樓要量力而為,避免心理壓力過大,亦有人批評香港樓市存在泡沫風險。
延伸閱讀:【經濟發展】香港經濟斷崖式下降?仲慘過03年沙士時期?網民列2大理由力證說法!
延伸閱讀:【失業潮】裁員潮求職難!send百幾份CV都石沉大海 HR仲針對空窗期!網民:有得見工已經算好
延伸閱讀:【經濟寒冬】香港經濟未來5年沙盤推演!網民預言:旺區變鬼城、樓市大劈價、人工仲慘過OO?
【失業潮】 HR以被裁後搵工難、長期服務金被MPF對沖為由 建議15年老臣子主動辭職!網民:咁你就畀佢呃咗!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