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工面試】面試遇呢10個警號要小心!傾人工含糊其辭代表咩?
在求職過程中,面試不僅是求職者展示自己的機會,也是了解公司文化與職場環境的重要環節。然而,若在面試中忽略一些潛在的警訊,可能會導致日後的職場體驗不如預期。人力資源專家Liz Ryan在《Forbes》分享了求職者應注意的 10 個警訊,提醒大家在面試及選擇工作時保持警覺。
按圖睇係邊10大警號:
一談到錢就緊張
如果公司在談薪資時表現出不安或迴避,可能代表公司財務狀況不穩定,或對薪酬透明度不重視。
面試過程草率
面試應該是雙向了解的過程。如果公司急於結束面試,可能代表他們對人才不夠重視,或內部流程混亂。
工作內容不清晰
如果公司無法清楚說明職責範圍或從屬關係,可能代表內部管理混亂。求職者應該要求具體的職位描述,並在入職前確認。
未提供員工守則
員工守則是保障員工權益的重要文件。如果公司在入職前未提供,可能代表他們對員工權益不重視,求職者應主動要求並仔細閱讀。
不讓你認識團隊成員
團隊合作是工作的重要部分。如果公司不願讓你認識未來的同事,可能代表內部氣氛不佳或有隱藏問題。
未明確工作時程
職場文化中,加班現象較為普遍,但公司應該明確規定工作時間。如果公司以「文化」為由要求無償加班,求職者應謹慎考慮。
公司有負評
求職者可以透過網站如 Glassdoor 的公司評價功能,了解該公司的聲譽。如果負評過多,應該三思而後行。
出爾反爾
如果公司在面試過程中多次改變說法,可能代表他們缺乏誠信。求職者應記錄面試內容,必要時以電郵確認。
態度無禮或輕蔑
面試是公司展示企業文化的機會。如果面試官態度不佳,可能代表公司內部文化不健康。
直覺不佳
直覺往往是基於潛意識的判斷。如果求職者對公司感到不安,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避免日後後悔。
如何避免薪金溝通誤會
在求職過程中,薪資談判是一個敏感但重要的環節。根據Liz的建議,求職者應該在提出薪資要求後,主動確認對方是否接受,避免因對方的沉默而誤解為默認。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技巧:
- 直接詢問:當提出薪資範圍後,可以問:「這個範圍是否符合貴公司的預算?」這樣可以促使對方明確表態。
- 書面確認:如果對方口頭同意,建議要求以書面形式確認,避免日後出現爭議。
- 了解市場行情:在提出薪資要求前,先了解該職位在市場上的平均薪酬範圍,這樣可以更有底氣地進行談判。
求職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求職者不僅要展現自己的能力,也應該仔細評估公司的誠信與文化。從薪資談判到面試細節,任何不合理的行為或模糊的回應都可能是潛在問題的徵兆。求職者應了解市場行情及公司評價,並相信自己的直覺,選擇適合自己的職場環境。
睇埋:面試11句禁忌語 分分鐘令你即時出局
睇埋:面試無回音 可能係呢3個死因?
延伸閱讀:【裁員潮殺到!】公司裁員黑名單曝光!3大特質員工最易被開刀!
延伸閱讀:【HR高層親揭】請人失敗真相!5大禁忌令人才不斷流失 你公司中咗幾多項?
延伸閱讀:【職場熱話】份工好幸福都有好大怨氣?事主:頂唔順個HR!
-
35kMedian Salary
-
30kMedian Salary
-
25kMedian Salary
-
21kMedian Salary
- More IT Sa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