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技巧】見工被面試官質疑空窗期點答好?4個應對理由完美說服HR
在轉換工作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會在CV留下空白期。不少香港僱主對求職者的空窗期充滿懷疑,但只要應徵者準備充足,坦誠正面回應,就能從容面對HR的追問,說服他們成功獲得Offer。以下整理了4個應對方案,助你在求職路上事半功倍。
延伸閱讀:【見工面試】你認為自己5年後會點樣? 面試應該要點樣答?
事實上,HR和求職者是有共同利益的,如果求職者成功入職,HR就完成了招聘任務,因此他們沒有必要針對空窗期問題而留難應徵者。他們最關心的核心問題是員工的穩定性,一個新職員入職後不能立即做出貢獻,普遍需要透過培訓熟悉團隊、業務、公司管理風格,因此相比起勝任力,穩定性是HR考慮出Offer的更重要因素。只要求職者可以清楚表達空窗期經歷及得著,展現出你是個有計劃、有遠見的人,相信面試不會遇到太大困難。
按圖即睇4個應對方案:
空窗期(不超過3個月)
如果你只是裸辭後休息、去旅行散心2至3個月,再回來找工作,其實是很合理的事,在正常HR眼裡根本算不上空窗期。萬一真的被對方質疑,你可以強調由於之前工作強度較大,更適逢疫情艱難時期,因此辭職後休息調整了一段時間。現在重新出發,慎重規劃未來職業路向,於是面試了這間公司。這時候順勢告訴HR你有詳細的職涯規劃,而這間公司提供的空缺正符合你的計劃,這樣往往能消除HR的擔心。
空窗期(3個月至1年)
如果是超過3個月以上的空窗期,HR通常都會詢問。一般來說,空窗期分為主動和被動,被動的可能是自己生病、家人生病、孩子出生、全職照顧家庭等,這些都屬於個人或家庭原因,不得不離開職場。只要你在面試中坦誠與HR溝通即可,指出過往的問題已經解決,現在可以重回職場打拼。但有一個地方需要注意,假如你有抑鬱症等長期心理疾病,則不建議明確告訴僱主,畢竟病歷屬於個人私隱,只要過了入職體檢,公司是無權過問的。
空窗期(1至3年)
另一種較長的空窗期是主動的,例如畢業生用gap year遊歷世界、參加working holiday、做義工,甚至是創業搞小生意等,這此經驗其實對求職很有幫助。你可以強調自己嘗試了甚麼新體驗、遇到的挑戰、最終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收穫了甚麼感悟,以及為此制定了未來的職業規劃等。最重要突出這些經歷能為企業創造甚麼價值。
空窗期(3年或以上)
3年以上的空窗期,總是會讓HR十分擔心,最常見是全職媽媽待孩子上學後重投職場。為了說服HR你能適應職場,你應該強調你的空窗期不是「全空」,例如試過做遙距工作的兼職、為志願團體定期做義工活動、和朋友們一起試圖創業等,這些內容都可以放在CV裡,藉此告訴面試官你並沒有完全脫離職場環境,可以順利適應新常態。
有些說話在面試時不能說,總有原因的,任何關鍵字、詞語組合,都可能是「撻着」HR的導火線。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嬲,在面試分享內容的背後,求職者如何自保,同樣重要。
HR聽到求職者7句說話即Out:(按圖了解)
同場加映:面試15個致命小動作(按圖了解)
延伸閱讀:【見工面試】有空白期必遭針對? 質疑失業三個月 HR︰是否人有問題
延伸閱讀:【見工面試】15個面試前、中、後嘅Dos & Don’ts
最新專訪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