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業界威脅罷工:呼籲合作,而非對抗

的士業界威脅罷工:呼籲合作,而非對抗

殷暉(Roy)

Roy是一學者,擁有超過25年結合實踐和學術研究的專業人士。他曾在多個公私營機構擔任管理職位,包括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怡和洋行、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總商會和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目前,他是香港恒生大學市場學系的高級講師兼本科課程主任。

More Blogs

面對白牌車以及Uber等網約車平台的競爭,香港的士同業大會威脅下月發起為期不少於5日的罷工,要求政府打擊非法網約車服務。從投資角度來看,的士業界(尤其是牌照持有人)的不滿並非毫無先兆。的士牌照價值從2013年高位的700萬港元,暴跌至近月的不足300萬港元,令牌照持有人面臨重大經濟損失。部分業界人士甚至考慮對政府提出司法覆核,指控其未能有效規管非法網約車服務。然而,訴訟並非解決之道,只會加深分歧,並拖延急需的改革。

雖然筆者認同業界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但問題的根源並非政府的執法尺度,而是的士業界未能有效提供香港人需要的點對點出行服務。香港人的要求其實並不高,我身邊的朋友只期望車廂沒有煙味、不繞路、不濫收車費、不會危險駕駛。這些要求難道真的很難達到嗎?

不如我們看看一些數據,這就不難發現問題的核心其實在於的士業界多年來未有提升服務質素,反而每況愈下。新世紀論壇的一項調查發現,45%的受訪者認為的士服務「非常不滿意」或「不太滿意」。運輸署接獲的投訴數字連續三年上升,2023年更超過1,000宗。常見的投訴包括濫收車資、拒載及故意繞路。我個人的經歷也印證了這些問題。上週末的凌晨,我在中環蘭桂坊附近準備返回荃灣,沿途多輛的士雖然亮著「空車」燈,但卻全部「冚旗」,需要面議報價。我問了七八輛的士,司機報價由700至900港元,是平常車資的三倍。最終,我放棄乘搭的士,寧願等45分鐘乘搭通宵巴士。

公眾的意見(包括筆者)非常清晰。四分之三的香港市民支持合法化網約車服務,認為其方便、透明且可靠。對於的士業界計劃罷工,我們不妨看看社交媒體上的留言,例如「哈哈,香港交通意外會減少5天」及「好主意,這會迫使更多人下載Uber」。雖然這些留言不能代表全香港的民意,但卻反映了的士業界的服務與乘客的期待存在巨大落差。不少網民分享親身經歷,批評的士司機態度惡劣、濫收車資及危險駕駛。有留言指出:「的士司機會因你的膚色而濫收車資、拒載或故意繞路」,另一則留言則寫道:「乘客應該罷搭的士,直到他們改善服務態度、善待乘客及安全駕駛」。

與其發動罷工,各方應坐下來商討解決方案。政府應主動牽頭,制定公平的網約車規管框架;的士業界必須正視服務質素問題;而網約車平台則應確保遵守本地法規。目標是為市民、企業及旅客提供安全、可靠且價格合理的點對點交通服務。

香港需要一個為所有人服務的交通系統。是時候放下對抗,攜手共建更美好的未來。罷工只會令問題惡化。相反,此時此刻,政府、的士業界、網約車平台及公眾應展開對話與合作,尋求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以符合香港整體利益。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Tgoodjobs.hk的立場。CTgoodjobs對因以上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