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障礙】同事好鍾意插咀?心理學家教你「溫柔截話術」維持會議節奏!
CTgoodjobs' Editor
在職場會議中,良好的溝通是推動團隊協作、提升效率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現實中我們經常遇到「愛插咀」的同事,無論是中途打岔、無故干擾,還是偏離重點,這些情況不僅影響會議進行,還可能削弱團隊合作氣氛與彼此的尊重。當大家為保持節奏與專注而努力時,如何有技巧地管控插話問題,既不傷和氣,又能重拾討論主導權?本文將從心理學角度,以「溫柔截話術」為主題,深入剖析有效的應對方法,幫助讀者在會議中維持正向節奏和良好關係。
同事好鍾意插咀?學識「溫柔截話術」!
一、插咀現象的常見場景
在會議簡報、頭腦風暴或項目討論時,總有人習慣性打斷,無論是表達個人觀點、提出疑問,抑或無意中改變話題焦點,這種插咀行為易令人產生煩躁、懊惱,甚至打擊說話者的自信心。
部分同行認為插咀屬於積極參與的表現,但若無度或影響他人發言,往往扼殺團隊互信與效率。
二、插咀背後的心理動機
心理學研究認為,插話行為可源於個人性格、文化背景、工作氛圍甚至自我價值的追求。有些人希望表現主動、積極參與而打斷對方;有些則可能因為焦慮、不安,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另外,部分文化中插話被視為熱情的溝通表現,在另一方眼中卻是不禮貌。
三、會議節奏失控的後果
過度插咀會導致議程拖延、重點分散,甚至形成冷場或尷尬,使團隊成員產生無力感與倦怠。有時,與會者無法完整表達意見,影響最終決策的全面性和品質。
四、溫柔截話術的心理學基礎
「溫柔截話」不是冷酷回絕,更非強行壓制。心理學強調「非暴力溝通」及界線的設立,即尊重自己與他人,用同理心取代對抗。擅用溫柔、堅定的語氣,先表達理解再引導對方等候,是維持會議和諧、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徑。
五、五大「溫柔截話」話術
1.明確預告內容:會議開始前用語如「這部分我講完後會開放討論,請各位暫時聆聽」,讓參與者知悉發言節奏。
2.感謝對方參與:「感謝你的補充,等我完成這段,大家再一起討論」,讓對方感覺被重視,同時請他耐心等候。
3.溫柔堅定拒絕:碰到不停插話者,可平和但堅定表達:「請容我先說完,稍後再交給你發言」。
4.利用身體語言:面帶微笑、點頭致意,輔以手勢示意,表達你聽到但現時仍需完成發言。
5.引導聚焦主題:「我明白你有意見,這部分暫時先按流程走,稍後開放你詳細說明。」
六、會議主持人的角色
有效主持會議是維持節奏的關鍵。主持人可制定清晰規則,主動點名、分配發言次序,並在適時時候總結討論內容,避免出現你一言我一語的混亂情況。
七、同理心與界線的平衡
溫柔,同理,但不等於毫不設限。尊重他人時,同樣要尊重自己,勇於用溫柔但果斷的態度拒絕無效的干擾表現出界線。這種平衡,使團隊更健康且提升效率。
八、善用會後溝通
遇到慣性插話或難以改變的同事,可選擇私下溝通。以事論事,分享自己的觀感與影響,提醒對方注意交談時的分寸與節奏,比會中直接對立效果更佳。
九、以幽默化解尷尬
若插話不具惡意,也可嘗試用幽默方式化解,例如輕鬆地說:「看來你比我還心急,讓我先把情況說完是不是更清楚?」既緩和氣氛,又不失禮貌。
十、切忌被情緒左右
情緒激動容易產生防衛及對抗心理。真正的溫柔是強大情緒管理力,先覺察自己的感受,再用理智方式處理衝突。
溫柔是力量亦是智慧
插咀同事帶來的挑戰,是每個職場人終將面對的課題。學會溫柔截話術,不僅能維持會議節奏、提升工作效率,更能建立健康的團隊關係及溝通界線。溫柔是力量亦是智慧,在堅定中帶同理心,把握會議主導權的同時,也尊重每個聲音。當每位成員都能自信又溫柔地表達時,團隊自然能凝聚向心、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
延伸閱讀:【職場禮儀】同事乜都劖亂歌柄 乜都搭咀 網民:真係好煩 點叫佢收聲?
延伸閱讀:【職場熱話】一人一個辦公室生存貼士!網民:千祈唔好同同事做朋友
延伸閱讀:【職場熱話】被迫加入廿個公司group 員工:不停彈訊息 連Apple watch都壞埋!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