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革新】份工再辛苦都要頂1年?8大職場迷思一次踢爆 HR證實:盲目堅持只會害死你
CTgoodjobs' Editor
職場風氣日新月異,傳統觀念中「份工一定要頂滿一年」的說法,正在面對越來越多挑戰。其實,這種硬性堅持不但不一定有助於職涯發展,反而可能成為職場瓶頸。本文將深入剖析職場上關於「工作至少撐滿一年」的8大迷思,並結合HR專業見解,幫助你跳出固有框架,做出更智慧的職涯決策。
打工仔熱話速遞:日本職場用假名│企業推「禁止加班」│郵件往來一次主義
8大職場迷思一次踢爆
過時職場迷思一:再怎麼辛苦也一定得撐滿一年 當你把職場上的辛苦和煩惱告訴年長的親友,常會聽到類似「再苦也得撐滿一年」、「不管怎麼樣先撐過這一年」的話。這種建議背後,是認為工作不到一年會讓履歷看起來不穩定,未來面試時會被扣分。可事實上,這種觀念早已落伍! 隨著時代推進,職場生態大變,現今的雇主更注重你的專業技能和職場成績,而非單看你在一家公司待的時間長短。若遇到毒性工作環境,讓人長期耗盡身心,硬撐反而會損害健康及職涯發展。根據2021年的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職場壓力過大可能帶來嚴重健康問題,不但如此,留在不適合的位置,還可能錯過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過時職場迷思二:加班是職場常態,大家都這樣做 許多人下班後抱怨工作壓力大、天天加班,卻被長輩以「這是正常的工作節奏」、「人人都這樣」輕描淡寫帶過。犧牲個人時間和身體健康來配合這種「通行標準」的心態,根本不合理。主管和企業真正看重的是員工的工作成果,而非無償加班的時間。根據2023年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長時間工作不僅效率會下降,還會造成創意枯竭。用「大家都這樣」來合理化加班的現象,其實是一種陳舊思維,應該被逐步淘汰。過時職場迷思三:符合所有條件才敢投履歷
不少新人剛踏入職場時,會被提醒「要投符合所有條件的職缺,不要不自量力」,必須等到條件完全符合才申請心儀的工作。這種觀念極度不切實際,因為要挑到所有條件都完美的崗位幾乎不存在。
另外,如果單位條件完全符合你,代表這個工作可能缺乏成長空間。現代職場鼓勵「邊做邊學」,尤其在變化快速的產業,勇於嘗試不完全符合條件的挑戰,有助於累積經驗與能力。
過時職場迷思四:多做多學,吃苦就是資產
新進職場的「菜鳥」常常被要求做超出職責範圍的額外工作,回家抱怨後,家人往往認為這是「多做多學」、「吃苦當吃補」,覺得這樣對未來有益處。但這種看法不完全正確。
很多額外工作都是重複性或低價值的任務,無法真正帶給你實質技能。現今職場更看重效率和成果,長輩口中的「吃苦」不一定能直接轉換成職場競爭力。若因額外工作影響了主要任務,反而會模糊工作重點,且長時間淪為免費勞動,非常危險。
過時職場迷思五:忍耐久了,機會自然會來
當面臨挫折想轉換跑道時,常有人勸你「熬久了就有你的份」,認為只要待久、待耐心就能獲得升遷和回報。可現在社會和職場型態大不相同,年資不再是晉升的唯一指標。
光靠時間堆疊沒有主動爭取,不一定會成功。反而長時間停留可能錯過其他更有利的發展機會,挫傷職涯進展的速度。
過時職場迷思六:別老是換工作
上一代普遍認為頻繁換工作會被視為不穩定、沒有定性,未來求職會受影響。但現代職場已漸漸接受跳槽行為,只要每一次轉職都有合理且有說服力的成長故事,跳槽不會被看作負面。
職場跳槽反而是薪酬提升、技術增強和人脈擴展的重要途徑,尤其在快速變化的行業中更是常態。關鍵是要能清楚解釋轉職背後的邏輯與目的。
過時職場迷思七:一定要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才
職場中不少人會鼓勵你成為「唯一專家」,在某項技能上做到無可取代。但隨著科技與AI快速演進,這種想法變得落後。越是過度專注單一技能,反而會因快速變化的環境而失去適應力。
現在更重要的是培養「高價值且多元適應」的能力,擁有跨界技能和問題解決能力,比死守單一不可替代角色更具競爭力。
過時職場迷思八:工作一定要有宏大意義
不同人對工作的看法有差異,有人追求理想與使命感,有人重視穩定和薪水。用「工作的意義」來評斷所有工作價值,未免太過主觀和武斷。
工作是否有意義,其實應該看它是否支持你的生活、帶來成長或者實際資源。過分追求意義,可能導致將工作看得過重,忽略了生活的多元平衡。
HR專業建議:盲目堅持只會害死你
香港多家企業HR共通強調,盲目堅持「份工一定要頂滿一年」的心態,可能讓你錯失職業升級與適才適所的良機。適時評估自我職業目標和工作環境,勇敢做出合理決策,才能在職場保持持續進步和動力。
HR提倡求職者:
- 客觀分析工作內容與個人發展是否匹配
- 保持與上司和HR的有效溝通,爭取支持與理解
- 適度跳槽提升技能,避免陷入職業倦怠
- 結合自身長遠目標規劃職涯路線,避免盲目堅持
「份工辛苦也要頂滿一年」的傳統職場觀念正逐漸失效。在高速變動的職場環境中,勇敢跳脫舊框架,理性分析自身需求和市場變化,才能避免被動受困,掌握更多成長和發展機會。8大職場迷思的破解,讓你更有信心走出適合自己的職場路。
如果你正準備轉工或職場遇到瓶頸,不妨反思這些迷思,搭配HR專家的實務建議,為自己制定適切且靈活的職涯計劃。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延伸閱讀:【見工面試】面試官質疑空窗期陪病父 求職者反問一句神KO!
延伸閱讀:【求職陷阱】企業推「無薪試工」臨完結即炒人!畢業生慘變免費勞工!
延伸閱讀:【職場管理】放工還WhatsApp下屬?專家警告:24小時on call文化正在摧殘香港打工仔
最新專訪片︰
【職業背後】26歲突告別摯親後 棄家族生意成殯儀策劃員 決心用香燭燃亮每位家屬前路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