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場】同事個名都係假?點解唔用真名?揭開企業「商用名字」文化之謎

在日本職場,一股名為「商用名字」(ビジネスネーム)的制度正逐漸興起,越來越多企業允許員工採用不同於戶籍名的工作名稱。這種做法彷彿開啟了工作與私生活的分隔,既保護了員工的隱私,也因應了多元社會的需求。究竟為何在日本企業中,使用假名甚至成為常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商用名字」文化的起源、實施理由、推行方式以及面臨的挑戰。

同事個名都係假?點解唔用真名?

保護員工隱私

首先,「商用名字」制度的導入主要是為了保護員工隱私。以大阪一家名為「レザークラフト フェニックス」的皮革材料店為例,該店超過九成的員工均使用商用名字。其中38歲的男性店長就取用了他喜愛的棒球選手名字,而女員工則多選擇偶像名稱。這種做法不僅讓員工避免真名被陌生人或客戶知悉,更有效防止了社群媒體上的肉搜、私訊騷擾等隱私外洩及心理壓力。

其次,商用名字能有效防止客戶騷擾。政府層面亦開始推動此制度,例如大阪府寢屋川市政府自2025年起,允許市民窗口職員使用假名名牌,藉此避免針對部分員工的不當請求與糾紛。同樣地,東京某巴士集團亦於2024年施行讓司機以假名示人的政策。

第三,這項制度還尊重性別多元與員工的身份認同。許多 LGBTQ+ 員工因戶籍名未必與其性別認同相符,因而傾向使用商用名字以展現真實自我。此外,部分員工同時在多個工作崗位或公司任職,使用不同的商用名字有助於身分區隔,避免角色混淆,提升職場心理安全與專業管理。

防止個資外洩

商用名字並非隨意使用,而是經由企業人力資源系統及行政流程的配套支援來推行。員工需提交使用申請表說明商用名字及其使用範圍,企業HR部門則負責記錄和保存員工的戶籍名與商用名字資料,避免內外文件名稱不一致所產生的混亂。此外,企業HR系統多設計雙欄位功能,內部如稅務、保險等需使用戶籍名,對外交流及名片、員工證則顯示商用名字。同時,涉及戶籍名的內部文件也須採取保密措施,防止個資外洩。

然而,商用名字並非萬能之策,部分行業及場景依然需謹慎評估。實施此制度面臨的風險包括資料管理的複雜度增加,若管理不當恐影響法律遵循及行政效率。此外,若員工選用不符合公司文化或引發爭議的名字,可能損害企業形象,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引發風波。某些需要高度信賴感的專業服務業也會因商用名字的使用而令客戶產生疑慮,降低信任度。

員工對私生活與工作界線的尊重需求

隨著全球推廣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及注重多元、平等、包容(DEI)理念,日本企業透過引入商用名字制度,積極回應員工對私生活與工作界線的尊重需求,創造更包容的職場文化。成功推行商用名字需要完善的規範和管理機制,並根據不同行業特性設計適用範圍。若能妥適運用,此一制度將成為提升心理安全及多元價值實踐的重要創新手段。

總結來說,日本企業推行「商用名字」制度,不僅是員工隱私保護與防止騷擾的有效措施,更象徵著現代職場對多元性別認同與身分差異的尊重。透過嚴謹的制度規劃和管理,商用名字不僅幫助員工減輕工作壓力,也促進企業文化向包容性發展,為員工創造更安全且愉悅的工作環境。

延伸閱讀:【職場文化】日本打工仔新趨勢「郵件往來一次主義」 年輕vs老一輩點睇?

延伸閱讀:【職場文化】職場邁向全球新常態?日本企業推「禁止加班」 GenZ世代職場風氣大洗牌!

延伸閱讀:【職場文化】日本職場文化出名「壓抑之最」? 光簽名一欄就睇到日本人工作幾「認真」!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