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衝突】同事搶功勞點算好?即學即用2招「優雅反擊術」!
CTgoodjobs' Editor
在職場中,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不可避免會引發各種矛盾與爭執,其中最讓人感到無力甚至憤慨的,莫過於「同事搶功勞」。自己辛苦付出的努力,卻在會議上被人不動聲色地據為己有,既打擊了士氣,也影響了上司對自己的評價。面對這種情況,難道只能一忍再忍,以免被貼上「計較」的標籤?其實,忍耐未必等於大度,衝動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優雅反擊術」:既能守住專業形象,又能讓人清楚誰才是真正的貢獻者。以下將分享兩個即學即用的策略,幫助你在不失風度的情況下,巧妙化解「功勞被奪」的困境。
同事搶功勞點算好?即學即用2招「優雅反擊術」!
一、同事搶功勞的常見場景
在職場裡,功勞歸屬模糊的情況並不少見,典型方式包括:
1. 會議上「順嘴接手」:你提出方案後,某同事立刻替內容作延伸,最後給人的印象卻是他構思周全。
2. 書面報告被取代:你提交的初稿經同事稍作潤飾,最後卻由他「代表」呈交上司。
3. 團隊合作中的功勞模糊:大家共同完成的工作,某位同事善於「主導性發言」,讓外界誤以為主要成果歸功於他。
這些情境令人委屈,但若太快表現出不滿,容易被認為心胸狹窄;若完全沉默,則功勞可能永遠無法回到自己身上。
二、優雅反擊術之一:即時補位,巧妙「對焦」
當面臨同事借力發揮甚至搶功的時候,第一個關鍵是「即時補位」。即時補位並非與人僵持,而是以一種自然的口吻,將焦點重新對準自己。
應對方法:
.補充式回應:當同事延伸你的想法時,你可以適時插話,例如:「多謝你的補充,其實我在設計這個方案時,也有考慮到……」,既重新標記了「這個主意的源頭」,也順勢展現出你原本的思考深度。
.將貢獻內嵌於敘述:在討論中,不必直接說「這是我做的」,而是以自然的陳述方式表達,如:「在我起草初版時,重點放在用戶體驗……」讓人不著痕跡地回想起貢獻者是你。
.保持鎮定與專業:切忌情緒化或激烈反駁,那樣反而會削弱專業形象。語氣鎮定,內容具體,反倒能讓聽眾自然而然把功勞對焦到你身上。
此策略的關鍵在於「當場即時」與「自然呈現」,讓別人很難忽視你的角色,同時避免正面衝突。
三、優雅反擊術之二:善用「公開記錄」與「二次曝光」
在某些情況下,功勞被搶未必能即時挽回,這時就要倚靠後續操作。「公開記錄」與「二次曝光」可以讓你合理地主張貢獻。
應對方法:
.工作紀錄透明化:養成習慣在電郵、工作群組或內部協作平台留下記錄,例如以「進度更新」的方式向團隊或主管回報。這樣,即便他人搶功,也有可查證的紀錄支持你的貢獻。
.善用「後續補充」:在會議後可以主動整理重點發送會議記錄,例如寫道「根據我之前提出的框架,今天討論進一步完善了流程……」使你的原始付出被再次凸顯。
.尋找適度的舞台:爭取更多在公開場合或跨部門會議中展示成果的機會,讓貢獻直接被上級與相關人員看到。這樣一來,單靠「話術」搶功的同事,也無法完全掩蓋事實。
此策略的關鍵在於「以透明、正式的方式占據發言權」,讓事實自然浮現,而非僅靠對方嘴裡的宣稱。
四、反擊之外的心態調整
除了策略,心態同樣重要。若一直糾結於被搶功勞,容易陷入消極情緒,影響日後表現。這裡有幾點建議:
1. 將搶功事件視為提醒:說明你需要更積極主動地「展示」成果,而不是只著眼於完成任務。
2. 避免陷入「敵我心態」:並非每一次功勞爭奪都出於惡意,有時只是職場溝通不足。保持客觀,有助於尋找更積極的解決方式。
3. 專注於長遠影響:一次功勞可能暫時失落,但若持續以專業、穩健的方式展現價值,長遠來看,真正的實力不會被忽視。
職場並非純粹的功勞分配場,而是一場場「專業與策略」的較量。當同事搶功勞時,與其憤怒或忍氣吞聲,不如巧妙地用「優雅反擊術」守住自己的位置。
第一招,即時補位,透過適時補充與自然表述,將功勞焦點拉回自己。第二招,透過公開記錄與二次曝光,讓事實透明化,無論當下還是事後,都不會讓自己的付出輕易被抹殺。配合心態調整,學會在衝突中冷靜應對,反而能凸顯你在專業與人際智慧上的成熟。
延伸閱讀:【搶功勞】同事鍾意搶功勞搬弄是非 網民:點解咁厚面皮仲要畀人原地拆穿…
延伸閱讀:【極品上司】10大上司反感行為!指令模糊、加重工作量都未算離譜?最乞人憎係呢樣!
延伸閱讀:【職場文化】小心呢5大警號!你好有可能已經被同事暗算!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