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管理】數同事離職上司被批管理不善 怒事主:公司仲話要寫衰我!唔即時反枱我會仲慘!

管理層面對的壓力主要來自多方面,且對個人和企業均有深遠影響。首先,管理人員常須在上級與下屬之間扮演「三文治」角色,承受來自高層的決策壓力及下屬的期望與問題,這種角色矛盾容易造成心理負擔。此外,工作安排不合理,如工作量過多或過少、時間緊迫,亦是主要壓力來源。

網民在網上平台「Threads」上分享指近月開始,事主管理的團隊少了兩位人手,但工作量卻絲毫不減,令每位組員也工作得非常吃力。然而某天上司再向事主施壓,並指責事主在不會聘請新人手的情況下,不好好運用現時的人手完成超額的工作是「管理不善」的表現。暴怒的事主直接反擊無理上司,引來一眾網民熱議。

即睇事主點樣「反老闆枱」!(按圖了解)

事主:兩個月前公司開始減人手,有兩個同事走咗,但無Fill返個位,我條Team宜家5個人要頂7個位,每個人都做得好辛苦。

某日,高層走嚟問我:「少咗人,你打算點安排工作?」

我:「大家一齊頂住先,頂到有人嚟應該會好啲。」

高層:「你唔係諗住會有人嚟啊?唔會有人嚟㗎啦,就係叫你睇吓咁嘅人手可以點做返好啲嘢啊。」

我當刻已經做到好嬲:「唔夠人手係咁㗎啦,你無加返啲人我點安排?做得幾多得幾多。」

高層:「你咁無Planning即係(口震)管理不善啦,我寫落你份Appraisal!」

我望住佢:「你寫囉,唔爭在同你講,有兩個同事已經搵緊工,啲人會走!」

我望住佢講多次:「啲人係會走㗎。」

之後佢迴避我目光,講咗兩句唔知咩就走咗。

我當時決定咗做唔長先夠膽話佢,再者如果嗰兩個同事真係搵到工走咗,到時我仲慘過高層。

唔知有無中層人士會咁同高層頂嘴?最少我知道我公司應該唔會有。

網民A:你會唔會多口咗啲,人哋搵緊工唔代表佢想畀公司知……

網民B:啲高層永遠都係咁,唔會一齊諗方法!

網民C:大家齊齊士氣低落、出錯,漏做!然後用數據同上司講!

網民D:呢種唔叫頂嘴,叫反映事實叫上面畀解決方法!

網民E:睇嚟我同你都係同類人,又係為條Team頂撞上司,頂到無得升職,最後自己辭職!

網民F:唔反抗,最後你一個人做晒所有嘢!

網民G:高層思維:如果管理好就唔使咁多人手,每間公司只需要一個員工就夠!

網民H:原本7個人嘅嘢分畀5個人做,見你都仲頂得住,咁咪再減下一個囉!搞得掂就繼續Cut人,搞唔掂係你管理不善!

網民I:高層永遠玻璃心,唔聽得真話,接受唔到事情不受控!

網民J:搵工啦!講多無謂!

網民K:總有人以為高層高人一等, 以前公司有個高層話:「其實所謂高層同基層都係各施其職,無高低之分」。

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和支持,能有效提升團隊士氣與工作效率。管理層需具備同理心,理解基層與中層的實際情況,與各層級協同合作,共同面對挑戰,推動組織健康發展。管理不善的指責往往是組織內部溝通與資源分配問題的表象,而非一人之責或單靠一人之力即可解決,若出現以上狀況時,公司亦應好好考慮自身的政策問題,而非將全責歸咎於員工之上。

如何向上司有效表達訴求(按圖了解)

從事主的經歷可見,在團隊人手不足、工作量超負荷的情況下,直接情緒化反擊雖能宣洩不滿,但可能加劇衝突,甚至影響職業發展。以下提供幾點建議,幫助事主(或類似處境的中層管理者)更理性、有效地向上司表達訴求:

1. 用數據與事實取代情緒化回應

.具體量化問題:整理團隊目前的工作量(如原本7人負責的任務、現有5人的工時分配、加班頻率等),並用數據說明效率下降或錯誤率上升的趨勢。

.對比公司目標:指出現有人手與公司預期成果之間的落差,例如「目前5人只能完成80%的任務,若需維持原有品質,需補充至少X人手」。

2. 提出解決方案,而非僅抱怨問題

.短期方案:建議優先級調整(如暫停非核心任務)、跨部門支援,或申請外包協助。

.長期建議:明確要求補聘人手,並說明「若維持現狀,可能導致離職潮(如已有2人求職)」,但避免直接威脅(如「同事會走」可能被視為挑釁)。

3. 以「團隊利益」為溝通框架

.聚焦公司損失:強調超負荷工作將影響產品品質、客戶滿意度或公司聲譽,例如:「若持續透支團隊,可能增加錯誤風險,影響部門KPI。」

.表達協作意願:用「我們」而非「你」的語言,例如:「我們希望能達成目標,但需要公司支持調整資源。」

4. 選擇適當的溝通時機與方式

.正式會議而非即興對話:預約時間與上司詳談,避免在情緒高漲時討論。

.書面備忘錄:若口頭溝通無效,可透過郵件總結討論內容與訴求,留下記錄。

5. 評估自身底線,做好應對準備

若上司持續漠視問題,需評估是否值得留任(如網民J建議「搵工」)。

若決定留下,可參考網民C的建議:用實際績效下滑(如錯誤率、延期數據)再次向上級施壓,或尋求更高層介入。

關鍵原則

理性溝通 > 情緒宣洩|合作姿態 > 對立態度|具體方案 > 模糊抱怨

管理層的指責往往源於資源分配與溝通落差,事主需避免被貼上「管理不善」的標籤,而是將問題轉化為「組織需共同解決的挑戰」。若公司長期無視合理訴求,則需考慮個人職涯選擇。

 

延伸閱讀:【職場辛酸】幫公司賣命通頂OT 被HR警告追打卡 打工仔嬲爆:冇收過工又點打卡?

延伸閱讀:【職場管理】「警告信」根本無實際作用? 網民:我未見有人收完會更加努力或辭職……

延伸閱讀:【裁員徵兆】公司就嚟炒人?3個你要知嘅跡象 醒目打工仔即刻做呢件事!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