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管理】被新下屬反咬 上司上一課:唔好太相信「人性本善」
員工管理:信任與懷疑的平衡
在職場中,「人性本善」的觀念往往被視為理想,但實際上,這種觀念可能會導致主管們忽略職場管理的重要性。最近的一場職場事件揭示了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並教會了管理者們一個寶貴的課題:在職場中,信任不是一開始就應該給予的,而是需要通過對方的行動和態度慢慢建立。
問題的起源
由於業務擴張,公司接手了更多的工作,同時也面臨着人手不足的挑戰。在經過一系列面試後,一位看似理想的候選人被選中:他來自知名科技公司,英文流利,氣場專業,說話有條理。為了讓他能在三周內入職,公司親自教導他面試技巧並幫助他準備工作方向。
意外的結果
然而,這位新員工的表現遠遠超出了對一個資深員工的想像:
.無故消失:第二天就不打卡、不上班,訊息也不回覆。
.遲到早退:不是遲到就是早退,中間還會消失數小時。
.與同事衝突:短短幾天內就激怒了數位同事,導致團隊怨聲載道。
原本以為他可能是新環境適應不良,但事實證明他根本沒有基本的工作態度。試用期還沒結束,公司就決定不錄用他。然而,他竟然反過來要控告公司,捏造罪名,讓公司的法務和人資部門忙得焦頭爛額。
教訓
雖然最後事情順利解決,但這次經歷徹底改變了管理者的觀念。原來,對人性抱有基本的懷疑,才是主管在職場中生存的基本技能。這次事件之後,管理者們深刻明白了,即使再忙再累,也不能少做功課:
1. 背景調查:履歷再完美,也可能只是漂亮的包裝。推薦信一定要查到底,不要只看表面資料。
2. 入職前規範:入職文件要清晰列出規範,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避免對方「假裝不懂」。
3. 試用期從嚴:從小細節看工作態度,發現問題就要盡早處理。
4. 紀錄存檔:從面試到工作表現,每次警告或評估都要留下紀錄,以保護公司和自己。
職場現實又殘酷
經過這次經歷,「人性本善」的觀念被證明過於浪漫天真。職場是一個現實又殘酷的環境,信任不是平白給的,而是需要通過對方的行動和態度慢慢建立。現在,管理者們與其相信人性天生善良,不如相信制度、規範和自己的觀察力,這才是當主管的生存之道。
最後,奉勸各位上司一句話:信任可以給,但懷疑要先有,「相信」要留給值得的人。
延伸閱讀:【領導技巧】下屬講不聽、叫不郁!問題可能出喺上司身上!即睇自己有冇犯呢啲錯!
延伸閱讀:【職業倦怠】下屬越做得嘢越易爆煲?注意4大高危員工特質:責任感強易職業倦怠?
延伸閱讀:【管理技巧】下屬錯完又錯 阿頭應該忍定鬧?教你真正有效嘅溝通方法!
最新專訪片︰
【星級斜槓族】雷同二友為音樂夢想打100份工 用創作回應時代 願成為都市人的心靈「療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