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災難】嚴管5%壞員工=害死95%好員工?資深HR拆解3大失敗管理術!
CT人際外交官
在企業管理領域,為什麼只有少數幾個表現不佳的員工,卻能讓整個團隊士氣崩潰,甚至影響企業整體績效?更令經理人困惑的是,許多主管習慣以「嚴格管控」、「高壓手段」來對付這些壞員工,卻往往適得其反,不但問題沒有改善,反倒傷了更多優秀員工的心。
資深HR指出,許多企業團隊破裂的主因,常來自錯誤的管理方法。管理觀念的轉變與重新構築良好的員工關係,對提升團隊績效至關重要。本文將拆解三大常見的管理失敗術,並深入剖析如何避免在嚴格管理少數壞員工的同時,反而傷害了大多數好員工,幫助企業實現「人員優化、激勵共贏」的管理目標。
打工仔熱話速遞:日本職場用假名│企業推禁止加班│郵件往來一次主義
嚴管5%壞員工=害死95%好員工?
錯誤的「高壓嚴管」思維:恐懼管理殺死的不是壞員工,而是好員工的熱情
許多主管天生喜歡用嚴格規則、嚴苛監控去「壓服」表現不佳的員工,期望用壓力逼出績效提升。這種「高壓管理」模式,短期內似乎見效:壞員工受到警告,工作變得更小心,團隊規範更明顯。然而,背後真正受創的是組織的文化與好員工的認同感。為什麼嚴管反而害死好員工?
資源錯配與焦點錯誤
當主管把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來監控、糾正少數壞員工,好員工往往得不到適當的關注與資源支持。他們看著壞員工好像逍遙自在甚至成了注意力焦點,心理產生失衡,覺得主管不公。
制造恐懼氛圍壓抑創意
高壓管控讓員工擔心犯錯、畏懼主管,讓行動僵化,對嘗試新方法失去動力。好員工更願意冒險創新,若被嚴管氣氛抹殺,他們的熱情和潛力也會凋零。
帶來心理耗損和離職率上升
員工心理負擔加重,感受到職場不健康的人際緊張和壓力,長期下去容易情緒枯竭,流失率提升。這反映在調查中,主管嚴管造成的流失,絕對遠高於問題員工直接導致的損失。
失敗管理術1:以「懲罰」為主,忽略「根本原因」
遇到壞員工,第一反應就是要懲罰、警告、降低職務甚至解雇。看似合理,但這種方法忽略了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為什麼會有壞行為? 常見錯誤只看表面行為,忽略員工背景與動機
例如一個遲到嚴重的員工,不一定是懶散,也可能是家庭負擔重、交通不便或身心狀況有困難。
不給予改善支持,直接跳到懲罰階段
想像一下,好員工如果在犯錯後被主管第一時間懲罰,他們會感受到的是恐懼與否定,而非支持。
忽略團隊文化自身的問題
有些員工表現不佳,其實反映出團隊目標不清、溝通不良或激勵不足。
如何改進?
管理者應該轉變思維,將重點放在「診斷問題根本原因」而非單一懲罰。這包括:- 進行員工一對一面談,了解困難和需求。
- 提供培訓、輔導及心理支持。
- 改善團隊流程和文化,使問題行為無法輕易滋生。
- 建立明確且公平的績效目標和回饋系統。
- 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員工表現,避免「殺錯人」。
失敗管理術2:全場一視同仁,壞員工和好員工同等對待
為了顯得公平,有些管理者會採取「一刀切」政策,工作紀律和規範對所有人毫無例外。表面上看是公平,事實上卻忽略了「人本差異」,導致好員工感到不被尊重,壞員工反而鑽漏洞。 為何「一刀切」無效?- 好員工需要彈性空間發揮創意,否則會被繁瑣規則困住手腳。
- 壞員工知道規則死板難執行,利用政策空隙逃避責任。
- 員工不能因業績或態度好壞獲得差異化管理,缺乏動力升級表現。
- 團隊整體氣氛變得僵硬,失去應有的人情味和信任感。
正確的差異化管理思維
對好員工採取「授權與成長」策略,給予更多自主與挑戰。 對壞員工則採「輔導與改正」策略,需要但不只是懲罰,同時扶持。 定期績效回饋,實施差異化的激勵措施,讓優秀者感受到價值認可。 建立透明且可量化的標準,確保主管裁量不致偏頗。 良好的差異化管理,能讓團隊既有規範也有彈性,使95%的好員工因認同而留下,5%的問題員工能被有效改造或替換。失敗管理術3:缺乏溝通與聆聽,單向命令文化
在許多管理失敗案例中,官僚化的單向命令文化是最大殺手。主管總是「下指令」、「強制要求」,員工只能被動接受,問題和不滿無法及時回饋。 單向命令的問題 員工感受到「被命令」,缺乏參與感和歸屬感。 好員工的見解和創意被忽視,失去投入動力。 壞員工的行為可能是我們忽略了的呼救訊號,無法被及時調整。主管跟員工溝通不順,導致誤會叢生,矛盾激化。如何建立良好溝通機制?
建立定期的雙向溝通管道,如團隊會議、一對一回饋。
培養主管的傾聽能力,願意接受員工意見和建議。
引入360度評估,讓管理不只是來自上端,更能全面了解問題。
打造開放且包容的文化,鼓勵說出真心話、不怕負面回饋。
這樣不只幫助壞員工修正行為,也讓好員工不感孤立,團隊氣氛變得更健康。
擺脫「嚴管壞員工」的陷阱,轉向「智慧激勵」管理
職場管理本就是一門複雜且具人文關懷的課題,不能用簡單的高壓或罰則替代真實的溝通與理解。嚴管5%壞員工,卻讓95%好員工流失或心灰意冷,是管理上最昂貴的錯誤。
真正成功的管理,是能同時兼顧包容與嚴格,以人為本,了解員工多樣性,在激勵中帶來正向能量。資深HR的建議是:
- 把精力用在培養主管的管理能力,而非只靠制度或懲罰。
- 採用問題根源分析,輔以持續改進措施。
- 建立彈性差異化管理,尊重個別表現和需求。
- 創造開放溝通與支持文化,讓每位員工感受到被重視。
如此,企業方能真正化解「管理災難」,讓員工成為團隊最強大且穩固的核心,而非被惡性管理方式摧毀的犧牲品。凝聚95%的好員工力量,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加班無人工?】公司設「加班紅榜」 員工最高160小時OT無人工!打工仔斥︰更似羞辱榜
延伸閱讀:【職場管理】放工還WhatsApp下屬?專家警告:24小時on call文化正在摧殘香港打工仔
延伸閱讀:【職場壓力】Z世代打工仔狂「扮忙」?專家踢爆:公司制度同信任問題先係元兇!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