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才荒:借力大灣區潛力應對

香港人才荒:借力大灣區潛力應對

殷暉(Roy)

Roy是一學者,擁有超過25年結合實踐和學術研究的專業人士。他曾在多個公私營機構擔任管理職位,包括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怡和洋行、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總商會和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目前,他是香港恒生大學市場學系的高級講師兼本科課程主任。

More Blogs

當香港正處於疫後復蘇之時,一個令人擔憂的挑戰開始影響香港的競爭力:日益嚴重的人才短缺。根據勞福局最新的《人力推算報告》,本地勞動力預計到2028年將溫和增加至約356萬人。然而,這增幅遠遠不能滿足各關鍵行業日益上升的需求。報告預測,到2028年香港的人才缺口將擴大至18萬人。這一挑戰還將因香港機場最近說公布的「Skytopia 機場城市」項目的推進而雪上加霜 - 該雄心勃勃的航空和生活時尚中心項目勢必會進一步增加對熟練勞動力的需求,凸顯了解決人才短缺問題的迫切性。

對企業的影響
人才短缺已經開始給香港企業帶來負擔。美國(香港)商會最新的業務情緒調查顯示,包括工資和福利在內的勞動力成本是企業第二大支出項,僅次於租金成本。有70%的受訪企業表示高額經營成本是他們主要的挑戰,這種情況不僅限制了雇主填補空缺的能力,也阻礙了他們的擴張計劃。

根據人力推算報告,幾個行業預計將出現超過1萬人的巨大人才缺口,包括建築、城市運營、醫療衛生、住宿餐飲、零售、旅遊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創新科技中心。此外,「技術型工人」群體面臨最為嚴峻的人才短缺,到2028年將佔總體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源於人口老齡化和缺乏年輕人入行。

這與僱員再培訓局(ERB)戰略評估報告的發現一致,該報告也指出很多行業,譬如電梯技術人員的嚴重短缺,行業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吸引年輕人入行的困難。建築、資訊技術和醫療保健領域也存在類似挑戰。這些人才短缺不僅推高了成本,還影響到服務的質量和安全風險。該報告還發現,在某些行業,年輕人根本不願意加入就業隊伍,36%的香港無工作無學習人員表示對找工作毫無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引進內地合格的技術人才可能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相互認可資格 —— 一個潛在解決方案
要應對這個來自多方面的挑戰,政府、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的協作至關重要。一個有潛力的解決方案是利用現有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CEPA目前允許香港與內地在醫療、法律、會計和工程等領域相互認可專業資格,但尚未開始擴展到技術人員——也正是香港最緊缺的領域。這途徑可能是進一步借力大灣區人才資源的一個突破點。

資格相互認可並非沒有挑戰,關於對本地工人的影響和質量控制這兩方面的考慮尤為重要。前者可以通過人數限制,後者缺需要通過政府和行業持份者建立健全的質量保證和持續專業發展機制,包括強制性認證計劃、在職培訓和定期考核等。

需關注的瓶頸:香港嚴格的註冊要求
就電梯技術人員來說,一個關鍵的瓶頸位來自《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的嚴格註冊要求,加上機電工程署的註冊流程,對雇主招聘內地技術人員構成重大障礙和成本。

試點計劃方法
分階段、策略性的方法可能有助於過渡。政府可以從人才缺口特別嚴重且內地供給潛力較大的「試點」領域著手,電梯和自動扶梯技術人員短缺問題或許是一個理想的起點。通過與相關專業機構和行業協會合作,香港可以探索一個促進這些技術資格相互認可的試點計劃,並將此模式複制到其他面臨人才嚴重短缺的行業,如建築、資訊技術和醫療保健。

香港的人才荒是一個複雜的挑戰,但並非無法克服。通過在CEPA框架下擴大資格相互認可,並解決註冊流程瓶頸,香港可以借力大灣區豐富的人才資源,確保其作為全球商業中心的地位數十年不變。這需要政府、企業和專業組織的協同努力。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也需要主動提供建議和反饋,這才能創造一個共贏的局面,增強香港企業的競爭力。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Tgoodjobs.hk的立場。CTgoodjobs對因以上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