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goodjobs《2024年香港上班族工作快樂指數問卷調查》結果出爐 快樂指數輕微上升 壓力指數依然爆煲!

CTgoodjobs《2024年香港上班族工作快樂指數問卷調查》結果出爐 快樂指數輕微上升 壓力指數依然爆煲!

早前聯合國資助機構發表了最新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在143個國家及地區中,香港僅排名86位,遠遜位亞洲最高排名的新加坡(30位)。本地經濟在疫情後繼續增長,勞工市場持續緊張,各行各業的打工仔面對這個處境,心情又是怎樣?CTgoodjobs於2024年第4季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2024年香港上班族工作快樂指數問卷調查》,分別收集了共2,144份來自23個行業的打工仔問卷(包括74.5%普通員工及24.4%中層或以上管理層),結果顯示以10分為滿分,香港上班族的平均工作快樂指數雖然連續兩年回升,至5.30分的合格水平(去年為4.97分),但平均工作壓力指數高達6.68分,比去年只下跌0.02分,未見明顯改善,情況令人關注。

按圖即睇CTgoodjobs《2024年香港上班族工作快樂指數問卷調查》結果︰

延伸閱讀:【薪酬趨勢2024】呢行平均月賺$40,000拋離大隊!政府8大行業就業收入中位數 邊行僅得$15,000?

 

不快樂主因與財政有關

是次問卷調查發現,31歲至40歲的受訪者最不快樂,其快樂指數只得5.16分,比起50歲以上的受訪者低0.37分。至於學歷越高,其快樂指數亦增加,例如碩士(5.56分)及博士(6.41分),而擁有大專及文憑課程的受訪者就最不快樂,只有5.14分。

近年不少人都開始自由工作或成為斜槓族,希望擁有更彈性的工作時間,而他們的平均快樂指數有5.58,比全職(5.35)、兼職(5.5)及合約(5.2)的分數更高。至於待業中的受訪者,其平均快樂指數為不合格,只有4.51分。

在23個行業中,「觀光/旅遊/酒店」受訪者的工作快樂指數最高,達5.78分,其次為「製造」(5.64)及「人力資源管理/諮詢」(5.59分)。相反,有5個行業的工作快樂指數不合格,分別是「服裝/成衣/紡織」(4.96分)、「設計」(4.95分)、「電訊」(4.85分)、「餐飲」(4.71分)及「保健/美容/健身」(4.17分)。

當問及他們最不快樂的原因,有27.1%的受訪表示有財政壓力,其次為個人發展(26.0%)。除此之外,公司的士氣/氣氛(21.8%)、上司/老闆的態度(21.6%)同樣是影響上班族工作快樂的因素之一。

油尖旺區成港人最受歡迎工作地區

工作環境同樣影響上班族的快樂指數。調查中,整體上班族對上班地點滿意度達6.11分,而最快樂工作地區,北區就繼續以5.8分蟬聯榜首,其次為黃大仙區(5.7分)及元朗區(5.64分)。另外,政府統計處在本年6月公布的3個最多就業人數地區 — 中西區、觀塘區及油尖旺區,其平均快樂指數分別只有5.34分、5.37分及5.12分。最不快樂的3個工作地區,分別是南區(4.79分)、屯門區(5.00分)及荃灣區(5.00分)。

上班族主要不滿上班地點的原因,主要是「上/下班的交通時間太長」(35.9%)、「消費物價貴」(28.7%)、「無足夠餐廳選擇」(27.2%)、「太多人」(26.1%)及「不鄰近港鐵站」(22.9%)。

港人壓力爆煲!待業人士壓力指數高達7.02分

現時本港上班族的平均工作壓力指數高達6.68分,比去年只下跌0.02分,而根據就業狀況的數字來看,現正待業(7.02分)的受訪者比起全職(6.91分)及合約(6.77分)相對較大壓力,而近年較流行的工作模式 — 兼職(6.26分)及自由工作/斜槓族(6.59分)的平均壓力指數最低;高級管理層及主管/主任級的受訪者平均壓力指數最高,分別有7.26分及7.04分。另外,每月平均收入高於港幣$60,000(7.34分)的受訪者最大壓力指數最高(7.34分),相對每月平均收入低於港幣$10,000的受訪者,有0.94分的差距。

最感到有壓力的三個行業包括「實驗室試驗」(7.69分)、「電訊」(7.55分)及「銀行/保險/證券/金融」(7.41分),而較少壓力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餐飲」(6.18分)、「娛樂/休閒」(6.19分)及「設計」(6.41分)。

延伸閱讀:【職業排名】全球5大高薪低壓職業出爐!年薪逾$78萬!醫生同律師冇上榜!

超過50%港人擔心來年無工開

當被問到會否擔心2025年會失去工作/無工開,有51.7%受訪者表示擔心;而81.1%現正待業的受訪者亦擔心來年找不到工作。

問被及令受訪者感到憂慮的原因,最多人表示41.8%受訪者指現時最感到憂慮的現況是「薪酬太低」(41.8%),其次為

「收入未能應付日常開支」(29.8%)及「找不到工作」(27.0%)。同時,不少受訪者都缺乏自我認同感,有19.7%表示「工作沒有成就感」、16.4%認為自己「個人能力有限」,及8.9%人表示「自我價值低」。

港人身心俱疲?超過33%「不想應酬,只想獨自一人」

香港上班族工作壓力大,今年平均壓力指數高達6.86分,高於合格線水平。壓力大通常會導致各種身體狀況,在過去三個月,近一半受訪者「容易疲累」(48.9%)情況,而「失眠」(37.9%)及「頭痛」(33.0%)亦反映壓力大較易出現身體問題。

從調查結果能了解到,香港不少打工仔在職場上依然過得不太快樂,以及承受沉重的壓力,若果情況持續,很可能會嚴重影響員工的身心健康。有研究顯示,員工的幸福程度對生產力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作為僱主應該重視這個問題,並構想解決方法,讓員工在職場上重拾快樂。

僱員身心健康 僱主有責

CTgoodjobs董事王清(Vivienne Wong)表示,香港上班族平均工作快樂指數連續兩年上升,反映現時勞動力市場情況比疫前明朗,「近幾年政府致力舉辦各種活動,為本地社會增添歡樂氣氛,有助刺激本地消費和經濟,這無疑令市民『開心咗』。不過,我們不能無視上班族的工作壓力,雖然今年的平均壓力指數是6.86分,比去年下跌0.02分,惟這個分數依然高於合格水平。因此,建議僱主及人力資源從業員不時要留意僱員的身心健康,減低他們因工作壓力而影響情緒健康。

另外,不少求職者曾反映求職前及在成功獲聘後,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現很大的差距,包括工作內容、工作量及公司環境。Vivienne指︰「現時上班族越漸重視個人身心健康,特別是Z世代(Gen Z)踏出社會後,改變了職場生態,他們強調自主性,而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是吸引他們的重要關鍵,因此建議僱主多聆聽、多了解僱員的確實需要,制定出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策略。另外,做好僱主品牌形象(Employer Branding)是近年企業重要策略之一,旨在表達企業的價值觀、文化、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及發展機會等,從而吸引和留住合適的人才,在激烈的勞動力市場中取得優勢。」

調查揭露不少打工仔因壓力而出現身體問題。事實上,港人受到情緒病困擾的情況非常普遍,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博士表示,於2010年至2013年間,16歲至74歲港人中便有13.3%人患有一般精神障礙。她建議,面對他人出現情緒困擾時,應保持冷靜並照顧自己的情緒,並真誠地表達關心及傾聽對方心聲,有需要時應鼓勵他們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延伸閱讀:【職場熱話】返工有咩必勝法?網民道出打工仔金句:保持聽日就唔撈嘅心態!

問卷調查詳情

CTgoodjobs《香港上班族工作快樂指數問卷調查2024》

調查日期:2024年第四季

樣本數量:共2,144份問卷,分別來自23個行業

數據收集方法: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對象主要為來自不同行業的香港上班族。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Related Articles

  • 【3月更新丨薪酬趨勢2025】高學歷人士月入中位數大跌!公開6類教育程度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 【上位秘笈】老細眼中得4種員工!做到呢點袋兩倍人工

  • 【返工好大壓力?】全球職場負面情緒指數出爐!香港竟然唔係排第一?原來呢種工作模式最易感到孤獨、悲傷?

  • 【薪酬討論】打工仔試用期後無加薪 批公司壓榨員工福利

  • 【求職攻略】Send CV前要檢查呢5樣嘢 其中一樣做錯可能會令HR睇唔到你CV!?

  • 【薪酬趨勢2025】市道唔好?呢行月入中位數跌$3,800!? 政府8大行業就業收入中位數 邊行月入中位數逾3萬?

  • 【職場心理學】Appraisal原來會睇埋好感度?5招幫你提升職場評價

  • 【中年危機】48歲係成世人幸福感最低嘅年紀?調查指多數人承受多重壓力!

  • 【職場文化】30歲以下打工仔最鍾意請病假?每周至少1日!全因為呢個理由?

  • 【職場調查】香港人抑鬱指數創新高!逾4成青年中、重度抑鬱!壓力來自於4大因素?

Jobs You Maybe Interested In

刊登招聘廣告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Please read and confirm your agreement to our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and Conditions before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Read and Agreed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