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 Feed is launched!
You can now view the latest jobs, articles and news at your fingertips.

【OT文化】下屬連食lunch都做嘢?老細想團隊唔使加班 唔可以睇小呢4個情境!

「工作與生活平衡」一詞起源於1970年代,1980年代隨著大量女性加入職場,職業婦女在兼顧職業與家庭責任間掙扎而盛行。隨著時間推進,該概念逐漸演變成企業與員工雙方注重減少過度工作量。如今,許多公司制定了每週40小時工作制與帶薪休假政策,以保障員工擁有陪伴家人與自我休息的時間。

打工仔熱話速遞:銀行OT都做唔晒細個幻想自己做事業女強人將「躺平」變事業

想團隊唔使加班 老細唔可以睇小呢4個情境!

隨時待命不應成為榮耀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進一步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界限,使得隨時待命成為某些企業文化下的「專業象徵」。然而,國際研究指出,長期處於隨時待命狀態會減弱專注力與工作效率,且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甚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過勞不應被視為職場成就或榮耀,反而是身心健康的重大威脅。

生活無法顧及引發的心理壓力

除了身體健康影響外,工作與生活失衡還會引發嚴重心理壓力。譬如,員工因加班無法參與重要家庭活動,或因長期工作壓力導致情緒低落,致使與家人的正常互動受到阻礙。根據美國心理學會2023年的調查,超過67%的無法解決工作與生活衝突的員工表示心理健康受到負面影響。疫情促使遠距與混合辦公模式成為常態,這也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如何在工作和生活間取得真正的平衡。

企業如何調整以減少加班並提升員工幸福感

在人力價值觀轉變的背景下,企業若希望吸引並留住人才,必須調整組織文化與管理制度。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提供實務建議:

.賦予自主權:在確保公司運作的前提下,給員工彈性調整工作時間、地點與任務安排空間,促使員工依自身節奏完成任務,提升效率與滿意度。

.明確工作目標:主管需定期與員工對齊工作目標與工作量,根據進度合理調整期望,避免過度負荷。調查顯示,不論遠距還是實體辦公,過勞比例相似,因此合理管理工作量尤為關鍵。

.鼓勵正向認可:組織應傳遞重視身心平衡的價值觀。若僅獎勵加班完成任務,易讓員工錯誤認定犧牲休息是成功唯一途徑。反之,重視適當休息與工作協商的員工應獲得肯定,建立「不加班也被認可」的職場文化。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政府/公共機構】工作機會
▶【月薪$25,000+】工作機會
▶【兼職Part Time】工作機會

延伸閱讀:【時間管理】銀行OT到半夜都做唔唒?教你「蕃茄工作法」效率提升50%!

延伸閱讀:【返工打扮】細個幻想自己做事業女強人 着套裝、高踭鞋!大個只想着T恤波鞋?打工仔:原來咁嘅生活先係完美。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銀行/金融】工作機會
▶【滙豐銀行HSBC】工作機會
▶【交通銀行】工作機會
▶【中國銀行】工作機會
▶【渣打銀行】工作機會


最新專訪片︰

【職業背後】90後男設回收公司將服務速遞至家門 堅持5年過百間企業都同佢合作 獨力起家成香港環保界傳奇!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