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門溝通】行銷同工程部成日鬧交?用「翻譯員思維」化解專業術語障礙

在現代企業的運作中,跨部門合作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環節。然而,行銷部與工程部這兩個部門經常因為彼此專業領域的差異,而產生溝通障礙與摩擦。行銷團隊以策略、創意及市場語言為主,工程團隊則處理技術、系統及技術細節。由於使用的專業術語相差甚遠,雙方的對話常常淪為「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糾結局面。

用「翻譯員思維」化解專業術語障礙

一、跨部門溝通為何容易出問題?

跨部門溝通失敗,主要原因多半圍繞在認知與語言的差異。行銷部門人員習慣用市場趨勢、消費者行為、品牌定位等詞彙,注重感性訴求和價值傳遞;而工程部門偏向技術技法、程式語言、系統架構等專業語言,偏重邏輯與細節實現。這種「語言不在同一頻道」的情況,導致雙方往往聽不懂彼此講什麼,甚至誤解對方的用意,引發矛盾並延誤工作進度。

此外,兩個部門目標也有差異:行銷部更重視市場反應與用戶體驗,急於推動創新與市場曝光;工程部則側重系統穩定和技術可行性,講究技術標準與風險控管。這種目標上的摩擦,往往使溝通更為艱難。

二、「翻譯員思維」的重要性

面對這樣的溝通困境,「翻譯員思維」成為打開溝通死結的關鍵。這種思維模式的核心在於:

1.跨語言溝通能力:能夠理解兩側專業語言,將一方的專業術語和邏輯,轉化為對方能理解的表達;

2.語境轉換能力:不只是字面上的翻譯,而是將原有概念置於對方背景下,適度包裝;

3.中立與客觀:不偏袒任一方,用客觀、務實的態度協助雙方找到共識;

4.橋樑角色定位:成為兩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樑與媒介。

行銷與工程部門中,特別是專案經理、產品經理或專案協調者,若能具備「翻譯員思維」,即可讓兩方話語消除隔閡,讓合作更有效率。

三、如何培養「翻譯員思維」?

1.主動學習雙方語言與行業背景  

   行銷人員應該嘗試學習基礎的技術知識,理解工程術語的含義及限制;工程師則應了解基本的行銷觀念與用戶需求表達方式。這樣的雙向學習,有助於打下共同語言基礎。

2.用簡單且形象化的語言溝通  

   不論是行銷還是工程,都應避免使用過於專業或抽象的詞彙,盡量用生活化、比喻化的說法幫對方理解核心重點,進而達成共識。

3.建立共用的詞彙庫與文件  

   企業可以推動跨部門共同建立專有名詞詞彙解釋,定期更新。此舉不僅統一了用語,還能減少因語言不明造成的誤解。

4.培養耐心與傾聽的習慣  

   溝通雙方必須抱有包容心,尊重彼此的專業,避免情緒化反應。傾聽對方的訴求與疑慮,反覆確認理解無誤,是良好溝通的基礎。

5.定期舉行跨部門工作坊或交流會  

   藉由面對面溝通,透過實例分析,以及角色互換體驗,加深雙方對彼此專業的認識與尊重。

四、實務案例分享

某科技公司行銷團隊與工程團隊就新產品上線時程頻頻爭吵。行銷部急於配合市場活動,要求迅速推出新功能;工程部則反覆強調系統尚未測試完畢,不能貿然上線。雙方因缺乏有效溝通,讓專案進度不斷耽擱。

後來引入產品經理作為「翻譯員」,他用淺顯語言向行銷解釋技術瓶頸,幫工程方描述市場需求與時間壓力;同時協調雙方期望,提出可行的階段性發布計劃。結果雙邊溝通順暢,專案按計劃推進,整個團隊氛圍明顯改善。

此案例顯示,「翻譯員思維」不僅能化解語言和認知障礙,更能充當雙方理解與信任的橋樑。

運用「翻譯員思維」

行銷與工程部門的專業語言差異,往往成為企業跨部門合作的一大挑戰。唯有運用「翻譯員思維」,善於理解與轉換雙方語言,並以中立務實的態度協助彼此達成共識,才能徹底打通溝通的任督二脈。培養這種思維模式,不但能提升專案效率,更有助於營造團隊和諧與企業整體競爭力。面對日益複雜的市場與技術演變,唯有跨部門溝通無礙,方能把握商機,實現創新。

延伸閱讀:【團隊管理】公司小圈子多、山頭主義嚴重?上司必學3招化解衝突!

延伸閱讀:【管理心法】上司必學!如何用數位工具打造「睇唔到都管得到」嘅團隊?

延伸閱讀:【職場趨勢】中層管理快絕跡?企業未來最搶手嘅新人才要識呢啲!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