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趨勢】中層管理快絕跡?企業未來最搶手嘅新人才要識呢啲!

科技革新與組織架構變革,過去企業中不可或缺的中層管理職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20年代中期起,全球多間大型企業開始大幅削減中階管理層職位,甚至出現「中層管理快絕跡」的現象。這種變化不單是職位數量的減少,更反映了企業對人才能力與角色的重新定義。

中層管理職位為何快速消失?

1. 成本削減與組織扁平化

企業為了降低運營成本,紛紛透過裁減中層管理職位來達成目標。根據彭博新聞社與Live Data Technologies的數據顯示,中階管理職位在被解僱人數中佔比從2018年的約20%升至2023年的超過31%,成為裁員的重災區。科技巨頭如Google、Meta、Amazon等亦積極推行組織扁平化,刪減多餘的管理層級,強化「個人貢獻者模式」,以提升效率與靈活度。

2. AI技術取代傳統管理職能

人工智能(AI)與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讓過去中層管理者負責的「上傳下達」、「監督流程」等工作變得可被機器取代。AI能夠即時分析數據、協調資源,減少人為溝通錯誤與延遲,令中層管理的價值大幅下降。此外,AI也重塑了「對錯」的判斷標準,促使企業更注重創新與結果導向,而非傳統的層級控制。

3. Z世代的職場態度與管理危機

新一代勞動力Z世代(1997-2010年出生)對升任管理職位的興趣減弱,偏好自主與靈活的工作方式,令中層管理職位更難以吸引人才。同時,現有中層管理者面臨過勞與缺乏後援的雙重壓力,導致大量離職潮,企業管理層陷入危機。這種雙向壓力加速了中層管理職位的流失。

中層管理消失對職場的影響

1. 指導與溝通鏈條斷裂

中層管理者長期擔任上下溝通的橋樑,當他們大量消失,員工尤其是Z世代,將缺乏直接的職場指導與軟技能培養,影響職涯發展和工作滿意度。Gallup研究指出,管理者與員工間的連結對工作表現及幸福感至關重要,缺乏中層管理者可能削弱這種連結。

2. 組織結構更趨扁平與彈性

企業組織架構變得更扁平,決策流程更直接,但同時也要求員工具備更高的自律與主動性。這對員工的適應能力和多元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3. 管理職能向高階與專業化轉移

中層管理職能逐漸被高階主管與專業人才分擔,管理工作更趨向策略性與專業化,強調創新、數據分析與跨部門協作。

未來企業最搶手的新人才要識啲乜?

1. 多元技能與靈活轉型能力

面對中層職位縮減,員工必須具備跨領域技能,能靈活調整職涯路徑,從基層或專業角色轉向更具創造性與策略性的工作。

2. 數據素養與AI協作能力

懂得利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並能理解數據背後的商業意義,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人才。

3. 自律與主動學習能力

缺乏中層管理指導,員工需自我管理、自我驅動,快速適應變化,主動學習新知識與技能。

4. 溝通與領導力的重塑

未來領導力不再是層級權威,而是影響力與協作力。能夠跨部門溝通、激勵團隊、推動變革的人才將備受青睞。

5. 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企業更重視員工能夠提出創新方案,解決複雜問題,推動組織持續成長。

 

企業組織結構與科技發展

中層管理職位的消失是企業組織結構與科技發展共同推動的結果。這一趨勢帶來管理危機與職場挑戰,但同時也促使人才發展方向轉型。未來職場最搶手的人才,將是能夠跨界整合、多元學習、善用AI工具,並具備自我管理與創新能力的全方位人才。企業與員工都應積極應對這波變革,才能在新世代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延伸閱讀:【AI取代人類】Amazon CEO力推AI=暗示裁員?員工怒轟︰只向基層開刀!

延伸閱讀:【轉行睇清楚】5種「高薪但極短命」職業排行榜!有人做到半年就辭職?

延伸閱讀:【職場八卦】公司決策人員走清光?網民:咁間公司會唔會運作唔到......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