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對技巧】夾錯Mentor同Mentee仲慘過冇?避開3個常見配對錯誤!
CT進修導師阿J
在企業人才發展與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導師制(Mentor-Mentee)被廣泛視為促進知識傳承、技能提升與職涯發展的重要機制。然而,許多機構或個人在實行導師配對時,往往只重「有無」而忽略「質素」,結果導致資源浪費、雙方失望,甚至影響團隊士氣。事實上,錯誤的配對可能比沒有配對更糟糕,因為它消耗了時間、情感與信任,卻未能帶來實質成長。本文將剖析三大常見配對錯誤,並提供具體解決方案,助你建立真正有效的導師關係。
打工仔教育進修:40歲+如何突圍|企業「邊做邊學」實戰培訓法|雙方合作發揮最大效益
夾錯Mentor同Mentee仲慘過冇?避開3個常見配對錯誤!
錯誤一:只睇職位,唔睇性格同溝通風格
最常見的錯誤,是將導師配對簡化為「高階帶低階」的職位匹配,認為只要對方職級高、經驗豐富,就自然能成為好導師。然而,職位與能力並不代表指導成效。若Mentor與Mentee性格南轅北轍,或溝通方式不協調,即使知識再豐富,也難以建立信任與開放的對話。
例如,一位偏好結構化、數據導向的Mentee,若被配對給一位隨性、口語化表達的Mentor,雙方在會議中可能頻頻產生誤解,Mentee覺得對方不夠專業,Mentor則認為對方過於拘謹。這種不協調會阻礙深層交流,使指導流於表面。研究指出,性格與溝通風格的匹配度,對導師關係的滿意度影響高達60% 。
正確做法是,在配對前透過問卷或面談,了解雙方的MBTI性格類型、溝通偏好(如直接或婉轉、書面或口語)及學習風格。機構可建立「配對矩陣」,結合職業背景與個人特質,提升匹配精準度 。
錯誤二:冇清晰目標,變咗傾偈friend
另一個致命錯誤,是雙方在關係初期未設定明確目標與期望,導致導師關係淪為社交活動。Mentee可能只在遇到困難時才聯繫Mentor,而Mentor則因缺乏方向感,只能提供泛泛之談,最終雙方都感到時間被浪費。
有效的導師關係應有「學習路徑圖」,包括短期與長期目標,例如「三個月內提升公開演講能力」或「半年內完成跨部門項目領導」。目標需具體、可衡量,並定期檢視進度。研究顯示,設有明確目標的導師關係,其成效比無目標者高出70% 。
Mentor應引導Mentee進行自我反思,釐清職涯願景與當前差距,並共同制定行動計劃。例如,可使用SMART原則(具體、可衡量、可達成、相關、有時限)來設定目標,並安排定期檢討會議,確保關係持續向前推進 。
錯誤三:忽視雙向價值,Mentor冇動力
許多導師計劃只聚焦於Mentee的成長,卻忽略Mentor的收穫,導致導師缺乏持續投入的動力。當導師感到自己只是「付出者」,而沒有獲得回饋、認可或成長機會,便容易產生倦怠,甚至中止指導。
成功的導師關係應是雙贏。Mentee獲得指導,Mentor則可提升領導力、鞏固專業知識,甚至從新世代觀點中獲得啟發。機構應設計激勵機制,如認證、獎勵、公開表揚,或將導師經歷納入晉升評估 。
此外,鼓勵Mentee主動回饋,例如分享應用建議後的成果,或傳遞行業新知,讓Mentor感受到價值與成就感。研究指出,當導師感受到被尊重與回饋,其指導質量與持續性可提升50%以上 。
細心規劃的人才發展工程
導師配對絕非簡單的人事安排,而是一項需要策略與細心規劃的人才發展工程。夾錯Mentor同Mentee,不僅浪費資源,更可能破壞組織的學習文化。要避免三大常見錯誤,必須從「職位匹配」轉向「全方位匹配」,重視性格與溝通風格;設定清晰目標,確保關係有方向;並建立雙向價值機制,讓Mentor與Mentee共同成長。唯有如此,導師制才能真正發揮其潛力,成為推動個人與組織進步的強大引擎。
延伸閱讀:【中年困局】40歲+如何突圍?過來人親授4招 3個月內成功轉跑道!
延伸閱讀:【培訓策略】唔想被淘汰?企業「邊做邊學」實戰培訓法
延伸閱讀:【團隊合作】公司要年輕人嘅熱情 又唔捨得前輩經驗!點樣令雙方合作發揮最大效益?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政府工】空缺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職業背後】90後男設回收公司將服務速遞至家門 堅持5年過百間企業都同佢合作 獨力起家成香港環保界傳奇!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