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歧視】「30歲都未夠 識啲咩?」公司入面嘅後生仔女 可能正面對呢種隱形欺凌

職場上談及年齡歧視,普遍印象是年長員工因年紀較大而遭受偏見,質疑其學習能力及工作效率,甚至影響其就業競爭力。然而,近年研究發現,年齡歧視並非單向,年輕員工,尤其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同樣成為受害者。

年輕員工面對的隱形年齡歧視

有案例顯示,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女性進入大型科技公司工作,面對年齡大她十至二十歲的同事,卻遭遇「野心太大」等負面評價,甚至被質疑缺乏專業能力。為了證明自己,她不得不刻意打扮得更成熟,並時刻保持最佳表現,以免遭受批評。這種現象正是年齡歧視的體現。

美國紐約大學於《實驗心理學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年齡歧視是雙向的,年輕人不僅面臨偏見,甚至成為主要受害者。職場中普遍存在「長幼有序」的文化,年輕人初入職場時往往難以順利表達意見或承擔重要任務。隨着時代變遷,年輕世代更擅長運用科技,且更願意展現自我,這些特質在部分年長員工眼中反而成為負面標籤,導致對年輕人的工作態度產生質疑。

紐約大學的調查顯示,30歲以下的年輕員工在職場中獲得的評價最差,常被貼上「無法勝任工作」、「太激進」、「被寵壞」等標籤。即使是年齡相近的40歲左右員工,對年輕人的評價也未見明顯改善,反映出潛在的年齡歧視問題。

管理層如何化解世代隔閡

儘管年輕員工面臨挑戰,但他們亦具備不少優勢,如積極進取、善用科技等。微軟調查指出,92%的千禧世代善於利用生產力工具及數據,提升工作效率並拓展業務。

管理者應善用年輕員工的優勢,並積極促進不同世代間的溝通與理解,營造對年輕員工友善的工作環境。資訊透明與頻繁的雙向溝通是年輕員工所期望的職場氛圍。根據蓋洛普調查,千禧世代較其他世代更渴望在工作中獲得即時反饋,主管應增加與年輕員工的非正式交流,以提高他們的參與感與忠誠度。

此外,企業可透過帶薪實習計劃,讓資深員工與年輕實習生長期互動,打破世代藩籬,促進跨年齡層的友善對話。這種方式亦有助於主管及同事在正式聘用前,較客觀地評估年輕員工的能力,減少偏見。

跨世代溝通策略與文化建設

有效的跨世代溝通是解決年齡歧視的關鍵。管理層應理解不同世代的價值觀與工作偏好,例如年長員工重視穩定與傳統工作方式,年輕員工則偏好彈性、自主性及快速成果。建立雙向溝通機制,鼓勵年輕員工表達意見,並在決策中參與,能增強責任感及合作意願。

同時,主管應解釋工作的意義與目標,讓年輕員工明白其貢獻的重要性,提升投入度。靈活運用即時通訊軟體及項目管理工具,符合年輕世代的溝通習慣,亦有助於提升效率與團隊協作。

打造跨世代共融文化,避免單向適應,讓各世代員工都能找到自身定位與價值,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建立混齡團隊,促進不同世代間的學習與交流,有助於消除偏見,提升團隊凝聚力。

年齡歧視不僅影響年長員工,年輕世代同樣面臨嚴重挑戰。企業應正視這一隱形問題,透過促進跨世代理解與溝通,創造公平包容的職場環境,讓所有年齡層的員工都能發揮所長,共同推動組織進步。

延伸閱讀:【職場趨勢2025】Z世代搵工難?近4成招聘經理承認對年輕求職者有偏見!全因態度唔專業?

延伸閱讀:【職場熱話】逢40歲就唔請?網民:香港公司有年齡歧視 35歲都難搵工

延伸閱讀:【職場人際】同事做唔到朋友會影響工作效率?13個地雷行為要小心!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