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香港企業發佈的最新ESG報告 全面解讀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形勢轉向永續性/可持續性,企業的首要任務就需要收集全面而且不斷更新的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數據。根據香港交易所(HKEx)的上市條例規定,所有上市公司在財務年度結束後的四個月內必須公布其ESG報告,因此,不少企業都非常關注市場上的發展以及ESG報告的最新趨勢。面對發展迅速的市場,企業應該如何跟上各種本地及國際的ESG報告要求,改進自身的ESG表現並作出應對?投資者和持份者又如何在如此變動的環境中作出明智的決策?
在2020年12月,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已宣佈,符合TCFD(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建議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將不遲於2025年之前,在相關行業強制實施。而2021年7月,督導小組亦表明支持採納ISSB(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日後制定的標準。但其實早在2020年7月起,港交所已經修訂了ESG報告的匯報指引,加入TCFD建議的部分相關元素,例如要求董事會監管ESG事宜、就若干環境KPI訂立目標、以及披露重大氣候相關事宜的影響。鑑於符合TCFD的氣候相關披露將於2025年強制實施,所以不少香港上市公司都已經開始籌備將ESG報告加入TCFD框架。由此可見,香港市場對於ESG報告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並推動公司更加積極地識別與氣候相關的風險及機遇,令各個持份者更加了解企業面對氣候變化的應對措施,從而獲得更好的財務機會和資源分配。
可是,面對不斷變更的報告要求,企業很容易會變得無所適從。為了幫助企業了解香港最新的ESG報告的趨勢,綠色金融科技公司ESG Matters在9月發布了其2023年度的「Matters Collection」,除了附上各份報告的直接鏈結,方便存取及閱讀,節省搜尋時間,並對香港市場的ESG報告加以分析,讓大眾免費下載。Matters Collection收集了80間恒生指數(HSI)公司的截至2023年8月31日所公佈的ESG/可持續報告,,並有不同角度的分析,讓企業了解香港市場的最新動態。
當中部分的研究及分析顯示:
62間公司已訂立達致淨零排放的目標,而目標年份各有不同,多為2050或2060年,但亦有一些公司訂立於不久的2030年,這種目標的設定明顯會因公司的大小和資源而有所不同。
除了HKEX的ESG報告要求,最受歡迎的ESG報告框架是:TCFD和GRI,在金融及公用事業已經是100%採用TCFD;而GRI則在金融行業的採用率達到91%;地產業達到92%。這兩個框架都是備受使用的國際框架,使用這種框架可以滿足國際標準和投資者的要求。而全面的報告要求,亦令公司更容易展現他們的ESG表現,更容易受投資者的青睞,並可能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另一個有趣的數據顯示,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是最多公司承落實踐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強調資源的可持續使用,緊隨其後的是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和SDG13「氣候行動」。
各行業完成第三方驗證的比例分別為(由低至高):商業及工業領域、地產領域、公用事業領域及金融領域。
然而,Matters Collection的分析亦帶出了一些企業需面對的挑戰和改進空間,其中一個挑戰是資料收集和驗證的問題。由於缺乏一致的報告標準和監管機制,公司在收集和驗證ESG數據時可能面臨困難。此外,ESG報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也需要進一步提高,以便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能夠更好地評估公司的ESG表現。
要應對這些挑戰,企業應該與內部的部門溝通並可考慮與外部的專業機構合作,以確保準確地收集和驗證ESG數據。其次,企業除了跟從本地規例要求的ESG報告框架,亦可遵循其他國際標準和框架,選擇與企業的目標和持份者最相符的框架作準則。同時,提高報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亦是關鍵之一,公司應該清晰地向各個持份者傳達其ESG目標、政策和成果。
隨著各地對企業ESG的要求增加,未來香港相關規定將持續提高標準,為企業帶來更大考驗。面對相關挑戰,企業應考慮採用適合的科技,協助收集更準確的ESG數據,生成符合相關標準的ESG報告,為節省大量時間及成本。
為了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立定基礎,無論是為了遵守監管要求還是為了滿足持份者的期望,公司都應該將ESG報告納入其業務戰略和運營中,並不斷改進其ESG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