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整頓職場】後生仔唔想做到死又唔想Hea做?「微退休」工作法興起 GenZ教你點樣打工打得舒服啲!

「微退休」(Micro-retirement)成為Z世代的熱門職場話題,既不願被工作壓垮,也拒絕得過且過,「微退休」成為許多年輕人活出舒適職場生活的關鍵。以下從概念解析、實踐模式,到現實挑戰與專業建議,深入探討這股趨勢。

「微退休」:在職涯中暫停充電

微退休,並非等同於傳統意義上人生終點的退休,而是指在職場生涯中有規劃地暫時抽離崗位,所需時間或長或短,可是一週,也可能長達一年。這段期間,年輕人選擇用來旅行、進修、追求個人興趣或單純陪伴家人,而非日復一日在工位上耗盡生活熱情。

打工仔熱話速遞: 00後整頓職場係假象GenZ唔領情加班得愈耐可更快升職

後生仔唔想做到死又唔想Hea做?

這股新風潮,讓Z世代在「過勞」與「擺爛」的兩極中,找到一條折衷之道。與其等到暮年才圓夢,不如在年輕時便及時為人生注入養分。

人生分段:斷續充電的自我探索

傳統觀念多半認為,「拚到60歲才能退休」才是人生正途,但對新一代職場人來說,這個未來太過遙遠,不等退休就可能被職業壓力擊倒。微退休就是在事業拚搏與自我探索間尋求平衡,透過定期休息,讓身心重獲新生。

每段微退休,既是療癒,也是發掘目標的機會。有些人選擇辭職幾月環遊世界、學潛水、學烹飪,有些人規劃專屬「微退休基金」,全心陪伴家人或自我進修。而不論形式如何,持續給自己「暫停」的權利,讓人生不再只是工作的附庸。

柔性自主:職場型態與財務規劃的挑戰

理想中的微退休令人嚮往,現實卻不乏硬仗。離開職場期間收入中斷,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必須有扎實的財務規劃。職涯空窗亦可能被部分企業標籤為「不穩定」,影響未來升遷與就業競爭力。

同時,不是每間公司都能接受員工請長假或無薪離職,即使現今遠距及彈性工時日漸普及,微退休的實踐仍考驗雇主和員工雙方的協商空間。

此外,若自身不具備「可隨時變現的專業」,或財務儲備不足,「微退休」可能變成逃避或產生更大焦慮,反失原本的正向意義。

微退休並非逃避,而是深度成長

微退休的核心價值,在於主動調整生活節奏,而非被動逃離現實。真正的實踐者,在工作時更有投入及規劃,並持續累積核心能力,讓自己能隨時轉換跑道,不做「被動歸隊」的局外人。

透過微退休,身心獲得療癒,眼界變得更廣,職業技能與人生目標都會變得更清晰。長遠而言,這種循環充電的生命節奏,更能持續點燃事業熱情。

專家建議:實踐微退休的三大要點

職場專家建議,有意嘗試微退休者,應注意三大重點:

先存好「微退休基金」,確保休息期內不致陷入經濟困難。一般建議每月分配收入15-20%作專款儲備。

與公司溝通可行方案,爭取彈性工時或長假政策,如無法配合則先預做職涯規劃。部分產業或職位協商空間較大。

為回歸職場做好準備,事前思考假期對薪酬、年資、職涯的可能影響,同時持續更新專業技能,增加未來轉型彈性。

微退休:舒適職場新哲學

總結來說,對於當下Z世代而言,「微退休」不僅是一種逃避,更是主動規劃、掌握人生的表現。只要有周延的準備、良好的溝通及持續提升自己,「微退休」將是重獲人生動力的加油站,而不是下一個壓力來源。

延伸閱讀:【職場迷思】 00後整頓職場係假象?實習生揭真相:全部Genz同事自動波OT!

延伸閱讀:【00後整頓職場】盡心盡力搞Team Lunch同Party GenZ竟然唔領情:夠鐘 走先!

延伸閱讀:【00後整頓職場】加班得愈耐代表可更快升職上位? 網民:重點真係喺加班時數度咩?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職業背後】90後男設回收公司將服務速遞至家門 堅持5年過百間企業都同佢合作 獨力起家成香港環保界傳奇!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