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AI搶飯碗 EQ同IQ高人士都要OUT! 專家揭只有一「特殊能力」最重要

隨着人工智能(AI)不斷進步,職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顛覆。過去,人們強調「智商高」代表解決問題能力強,「情商高」意味擅長處理人際溝通與情感。然而,在AI能寫報告、做分析、甚至模擬同理心的今天,高IQ與高EQ正在逐漸失去「絕對優勢」。那麼,未來人類在職場還能憑什麼突出重圍?

即睇打工仔有咩「特殊能力」可KO AI?(按圖了解)

AI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數據分析、預測趨勢、撰寫文案,甚至能建議如何以更具同理心的語氣回覆訊息。換言之,許多原本屬於「智力」或「情感」範疇的工作,已逐漸被AI接管。但問題在於,AI永遠無法自主決定「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定義「意義」與「目的」的能力,仍然是人類獨有的特質。這種「意義感領導力」,就是AI無法跨越的最後堡壘。

「意義感」才是核心競爭力

當前的專家觀點指出,未來能真正勝出的專業人士或領導者,不在於比AI更快思考,或更擅演繹情緒,而在於能回答團隊與社會最在意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件事對世界的價值是什麼?

打造「意義感領導力」的三大行動

根據專家分析,真正能發揮影響力的人,往往擁有以下三種實踐能力:

1. 讓每個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有人在乎」

職場上的意義來自「連結」。當員工不只是完成任務,而能清楚理解「自己如何為更大的使命做出貢獻」,就會轉化出更強大的責任感與投入度。正如經典的NASA故事,一名清潔人員也能認同自己「正在幫助人類登上月球」。

2. 在最困難的時刻,仍然守護初衷

容易時談願景不難,困境來臨時仍能堅持使命才更顯珍貴。面對裁員、資源緊縮或組織變革,優秀的領導者能讓團隊明白,即使我們必須做出艱難的選擇,但「我們仍在為共同的目標前行」。這份堅持,就是信任與忠誠的基石。

3. 把「意義」落實到每天,而非一次性活動

意義不是年度會議裡的熱血口號,而是每天持續的提醒與行動。透過日常故事分享、即時肯定,或小型團隊儀式,領導者能讓員工隨時感受到「我們為何而努力」。這些細水長流的舉動,就是抵擋倦怠與離職率的最佳解藥。

能在AI浪潮勝出的,是「創造意義的人」

面對AI的挑戰,真正能留下來的人才,未必是最聰明、知識最淵博、或最圓融的人,而是能讓人相信「我們的努力有價值」的人。

在未來的職場,「意義感」不再只是加分項,而是關乎企業與個人生存的必備能力。當AI取代了大部分的技術與情感勞動,唯有能創造並傳遞意義的人,才能引領團隊、激發激情,並在變革時代中立於不敗之地。AI會回答「怎麼做」,但能賦予「為什麼做」價值的,永遠是人類。

延伸閱讀:【AI求職】用ChatGPT寫CV大機會被HR篩走?細數3個以AI代寫CV問題

延伸閱讀:【AI來襲】AI都搶唔走!消防、醫護等13種「鐵飯碗」工種 人工高又唔怕經濟差!

延伸閱讀:【AI辦公】ChatGPT做project效率大升?輸入呢3種指令自動生成會議紀錄與待辦!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