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管理】同事唔一齊食lunch、抗拒聚會 真係等於唔合作?上司要知嘅管理智慧
CTgoodjobs' Editor
在團隊管理中,員工不願意與同事共進午餐或抗拒參加聚會,是否等同於不合作?主管應如何以智慧應對,成為現代管理的重要課題。
唔一齊食Lunch=唔合群?
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價值觀、成長背景與個性,有些員工偏好獨立作業,或不擅長社交互動。這種現象初看似無大礙,但長期下來,缺乏分享與合作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團隊凝聚力與工作效率。例如,某位擁有多年管理經驗的劉經理,雖然積極創造與員工互動的機會,卻發現部分員工選擇獨自用餐或以個人理由避開團體活動,令他感到困惑與失落。尤其是年輕的MZ世代員工,如吳主任,經常獨自用餐且拒絕參與聚餐,讓主管擔憂其與團隊的溝通是否出現問題。
MZ世代的特質與管理策略
面對MZ世代員工,傳統「團隊如家人」的管理觀念需調整。MZ世代重視個人時間與價值的最大化,會利用午餐時間進修、運動或休息,並非單純抗拒團隊活動。因此,主管應採取以下策略:
.尊重員工自主選擇:提前通知聚餐時間,並讓員工自由選擇餐廳及地點,提高參與意願。
.調整會議文化:減少無效或形式化會議,檢視會議必要性,避免占用過多個人時間。
.創造多元聚餐文化:鼓勵員工輪流決定聚餐主題與地點,結合他們的興趣與體驗,提升參與感與團隊互動。
.非強制參與:聚餐應鼓勵自願參加,避免強迫,尊重員工的個人意願。
此外,主管不必每次都親自參加聚會,可以扮演支持者角色,提供資源與主題,讓員工主導活動,創造更自在的交流氛圍。
促進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
主管應嘗試與員工進行一對一面談,了解其真實想法與需求。例如,針對不願參與聚餐的員工,說明團隊共餐的意義及長遠對人際關係與職涯發展的助益,並提出漸進式參與建議,如每周選一天與同事共進午餐,逐步建立團隊歸屬感。
MZ世代強調自由與自主,渴望在工作中找到意義,主管需以開放態度傾聽、引導,而非單向命令。建立透明、平等且尊重個人差異的工作環境,方能激發其潛力,促進團隊合作。
員工不參與午餐或聚會,並不必然代表不合作,而是反映出世代差異與個人需求的多樣性。主管應調整管理思維,尊重員工自主,創造多元包容的團隊文化,並透過有效溝通與適度引導,促進團隊成員間的理解與合作,這才是現代團隊管理的智慧所在。
延伸閱讀:【職場邊界感】咩係邊界感?細數上司6大越界行為令下屬反感!收工、食lunch都騷擾!
延伸閱讀:【00後整頓職場】新同事食Lunch令你大開眼界!竟然帶個煲返嚟打邊爐?
延伸閱讀:【職場趣聞】食lunch都掛住staff card 打工仔:畀人睇晒啲個人資料…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