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溝通】開會成日冇結論!3個「事前準備技巧」令討論更有效率!

在現代職場中,團隊協作和溝通是推動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然而,不少團隊在會議時常遇到一個棘手問題——「開會成日冇結論」,導致會議效率低下,時間浪費嚴重,甚至影響整體項目進度。其實,改善會議效率不單靠開會時的即時溝通技巧,最重要的是事前準備工作做足,為討論奠定良好基礎。

開會成日冇結論!3個「事前準備技巧」要做足!

一、明確設定會議目標與議題

每場會議都應該有清晰的目標,才能聚焦討論內容。若只是一場泛泛而談的聚會,難免會多話冇著,有些議題淪為雜談,甚至出現跑題現象。

事前應由會議召集人明確訂立會議的核心目的,例如:檢討某項目進度、解決特定問題、決定策略方向等,並梳理出必須討論的關鍵議題。將這些內容以議程形式提前發送給參與者,讓大家有所準備。

此外,會議目標應具備SMART特性,即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達成(Achievable)、相關性(Relevant)、有時限(Time-bound)。這樣不僅令會議更有針對性,也方便會中檢視進度及會後評估。

二、準備充分的資料與背景資訊

會議討論的內容通常依賴資料支持,如數據報告、市場分析、前期經驗等。若參與者臨時被問及,且缺乏背景資訊,容易產生無限猜測和爭議,使得討論失焦。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召集人應主動蒐集並整合相關資料,包括附件文件、圖表、PPT簡報,甚至是參考案例和行業動態,提前發送給所有與會者。

此外,每位參與者也應在會前仔細閱讀這些資料,提出預先準備的問題及建議。如此一來,會議才能聚焦於解決疑點或決策,而非花大量時間講解訊息,大大提升效率。

三、指定角色與時間管理安排

良好的會議運作離不開明確的角色分工和時間掌控。事前準備工作應包括確認主持人、紀錄人,以及時間控制人選。

主持人的責任是引導議題、聚焦討論核心,並協調發言順序,避免跑題和重複。紀錄人則負責整理會中重點、決議事項及待辦任務,確保會後有明確紀錄可供追蹤。時間控制人則監督各議程使用時間,避免超時,保障會議在預定時間內完成。

除了角色劃分外,事前還應設定每個議題的討論時限,並將此時限通報予所有與會者,有助督促集中討論,減少閒聊及重複表達。

協作重要一環

會議是團隊溝通協作重要一環,然而開會時若缺乏明確目標、充分資料、及角色分工,往往難有結論,造成效率低落。透過本文介紹的三個事前準備技巧──「明確設定會議目標與議題」、「準備充分的資料與背景資訊」、以及「指定角色與時間管理安排」,可有效改善會議品質,提高討論成效,促進決策落實,幫助團隊真正從會議中創造價值。

延伸閱讀:【職場技巧】討厭經常被問問題 同事絕招大解放「將Zoom會議畫面做桌面扮開會!無人再問我嘢!」

延伸閱讀:【返工無自由】返工要沒收手機 仲要經常OT 打工仔近乎斷六親!網民:你確定係返工而唔係坐監?

延伸閱讀:【裁員潮】12個被炒高危警號!上司一旦做呢個小舉動 代表你要執定包袱!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