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點算好?】第一時間唔係狂Send CV!過來人4招:計好開支、調整心態、規劃進修,策略性搵工!
CTgoodjobs' Editor
失業,猶如人生旅途中的一場驟雨,不期而至,往往令人措手不及。面對收入中斷的困境,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焦慮地瘋狂投遞履歷,盼望盡快重投職場。然而,眾多過來人的經驗均指出,與其盲目地「漁翁撒網」,不如先穩住陣腳,採取一套更為系統化、更具策略性的應對方案。以下四招,旨在協助失業者在這段過渡期內穩住財務、整頓心態、提升技能,並最終覓得更適合的職業道路。CTgoodjobs為大家加油!
Table of Content
按此看失業後如何靠4招重新振作:
第一招:全面審視財務狀況,制定審慎開支計畫
失業最直接的衝擊在於經濟層面。因此,首要任務並非盲目求職,而是立即釐清可動用的財務資源,並進行全面的評估與規劃,為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的求職期準備充足的「彈藥」。如果是不幸被裁員,記得睇清賠償渡過難關!
- 精簡開支,區分「需要」與「想要」:
立即檢視每月固定與非固定開支,將消費區分為「必要」與「非必要」。必要開支如租金、管理費、基本膳食、交通費等,應予以確保。至於非必要開支,例如串流媒體訂閱費、高頻率的餐廳消費、昂貴的娛樂消遣、衝動性購物等,則應果斷削減或暫停。學習在有限預算下生活,是渡過難關的關鍵能力。 - 釐清權益,申請失業援助與補償:
若因被裁員而失業,務必先了解自身權益。根據香港《僱傭條例》,若符合相關條件,被裁員的員工有權獲得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此外,市面上有失業救濟金接濟,另外亦可申請「在職家庭津貼」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了解勞工處及相關機構有否提供失業或就業轉介的特別津貼。這些法例補償與社會援助計劃,是協助你渡過難關的重要安全網,應積極申請以解燃眉之急。
延伸閱讀:【失業救濟金2025】4大計劃申請資格及方法!臨時失業津貼/就業不足津貼/拎綜援
延伸閱讀:【裁員賠償懶人包】被人炒點計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裁員/解僱賠償有分別?
- 確保準時還款,維護信貸紀錄:
即使收入中斷,仍須優先處理如樓宇按揭、信用卡還款及各類帳單。若未能全數清還信用卡欠款,務必準時繳付最低還款額,以避免產生巨額罰款、高利息,更重要的,是保護個人信貸評級不受損害,這對未來可能涉及的財務安排至關重要。 - 查詢保單彈性安排:
不少人持有儲蓄或人壽保險。在失業期間,可主動聯絡保險公司,查詢保單會否提供「保費假期」或延遲繳費的寬限期等安排。部分保單或允許在特定情況下暫停供款而不會立即失效,此舉可暫時減輕財政壓力。 - 善用閒置資產,開源節流:
若上述資金仍未能應付財政狀況,可考慮變賣家中閒置且具價值的物品,例如電子產品、收藏品或名牌衣物等,以換取應急資金。此外,若持有非核心的投資(如股票、基金),在評估市場情況後,亦可考慮套現部分以解燃眉之急。此舉雖非長遠之計,但能在關鍵時刻提供額外的喘息空間。
第二招:積極調整心理狀態,建立健康支援網絡
失業所帶來的心理壓力不容小覷。若未能妥善處理負面情緒,不僅影響求職表現,更可能損害身心健康。- 接納現實,保持積極心態:
失業不代表個人失敗,它可能是市場環境、公司架構調整或行業變遷等多重因素下的結果。允許自己有一段短暫的失落期,但其後必須重新振作。避免沉溺於自責、抱怨或過度焦慮之中。將此次失業視為一個「強制性」的轉捩點,一個重新審視職業生涯、探索新可能的機會。 - 建立規律作息,維持生活秩序:
即使不用上班,也應維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定時起床、用膳、休息。避免晝夜顛倒,終日留連家中。建立一個簡單的每日計畫,包括求職、進修、運動及休閒時間,有助維持紀律性,防止陷入懶散與消沉。 - 主動尋求支持,切勿孤立自己:
坦誠與家人溝通目前的處境,共同商討節省開支的方案。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時,應與可信賴的朋友保持聯繫,傾訴煩惱,他們的鼓勵與建議往往能帶來新的視角。若感到情緒持續低落、失眠或出現焦慮症狀,應考慮尋求專業心理輔導或社工協助。
第三招:策略性規劃求職與進修,提升個人市場價值
在財務與心態初步穩定後,求職行動便應以更具策略性的方式展開。與其追求數量,不如注重質量,並利用空檔持續進修。
- 策略性搵工,精準出擊:
不再盲目地在所有求職平台海量投遞履歷。應先進行自我分析,釐清自身的技能、興趣及職業目標。針對目標職位及行業,度身訂造求職信(Cover Letter)及履歷(CV),突出相關經驗與成就。
延伸閱讀:【CV點寫】速學CV格式及寫法技巧 附中英文CV範本
延伸閱讀:【搵工懶人包|CV技巧】履歷用字要留意!10大令HR反感的虛字!冇工作經驗都可以豐富履歷!CV格式、扣分用字及6種豐富履歷的經驗一覽!(附上範例)
- 考慮彈性工作,拓寬收入來源:
若全職工作機會未如理想,可積極尋找兼職、短期合約或自由工作者(Freelance)項目。這類工作不僅能提供即時收入,緩解經濟壓力,更能保持工作狀態,豐富履歷內容,甚至為未來轉型為「斜槓族」鋪路。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政府/公共機構】工作機會
▶【月薪$25,000+】工作機會
▶【兼職Part Time】工作機會
- 投資自我,系統性進修:
這段空窗期是提升技能、彌補短板的黃金時期。仔細分析目標職位所需的技能,並利用各類線上線下資源進行進修。無論是報讀政府資助的再培訓課程、學習一種新的軟件技能(如AI編程、設計)、強化語言能力,還是考取專業認證,這些投資都能顯著提升個人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香港持續進修基金亦提供資助,可多加利用。
課程推介:
延伸閱讀:【7大AI課程】咁多個AI課程從何入手?新手學AI全攻略
延伸閱讀:【CFP課程推介】網上自修做財務策劃師!6個Mock Test助你順利過關
延伸閱讀:【CFA考試雞精班】少於30小時準備CFA Level 1考試!收工上網進修特許金融分析師課程!
延伸閱讀:【15大持續進修基金課程2025】$2.5萬金額起學車/讀Master都得?熱門課程/申請資格/餘額查詢步驟
延伸閱讀:【ERB就業掛鈎課程】 為失業/待業人士而設!學費全免 每月津貼最高$8,000!申請資格及8大熱門課程推介
第四招:善用社會資源與支援,減輕過渡期負擔
面對困境,無需獨力承擔。香港特區政府及多間非牟利機構均設有各類支援計劃,協助失業人士渡過難關。
- 了解並申請相關津貼:
主動查詢及了解社會福利署提供的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辦事處的「在職家庭津貼」,以及是否符合申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的資格。此外,亦需留意勞工處及僱員再培訓局等機構,會否因應經濟情況推出特別的再培訓及就業支援計劃,例如「特別・愛增值」計劃等,這些計劃通常提供培訓津貼,有助學員在進修期間維持基本生活。
延伸閱讀:【在職家庭津貼2025/26】津貼金額/申請資格/入息上限!幫補低收入家庭
延伸閱讀:【綜援2025】資產審查過唔到?額外半個月津貼幾時有?資產上限+收入上限+申請方法全攻略!- 尋求專業社工協助與轉介:
如有需要,可聯絡就近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或非牟利機構,尋求社工的專業協助。他們能提供情緒支援、就業輔導,並可根據你的具體情況,轉介至合適的社區資源或支援計劃,例如食物銀行、短期住宿服務等,以解燃眉之急。
延伸閱讀:【什麼是短期食物援助服務?】每月入息及資產幾多才可申請?一文睇清8大NGO食物銀行Food Bank列表、申請資格及方法
- 保持身心健康,為未來蓄力:
最後,必須時刻關注身心健康。維持適量運動,如跑步、游泳、瑜伽等,有助釋放壓力,保持積極心態。培養低成本的良好嗜好,如閱讀、繪畫或烹飪,能豐富精神生活,避免過度聚焦於求職的挫折。一個健康的身心狀態,是你在職場上重新出發的最寶貴資本。
請人!請人!請人!
🔗職位空缺傳送門🔗
▶【政府/公共機構】工作機會
▶【月薪$25,000+】工作機會
▶【兼職Part Time】工作機會
失業無疑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時期,但它同樣可以成為一個重新定位、蓄勢待發的契機。與其慌不擇路,不如謹記以上四招:從穩健財務的根基做起,以積極心態面對逆境,用策略進修提升實力,並善用資源減輕負擔。透過這套系統性的應對策略,你將能以更從容、更具競爭力的姿態,在職場的下一站,迎來更光明的事業前景。請謹記,失業只是一個逗號,並非句號,妥善規劃將能引領你開創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