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安全】5句說話千祈唔好同 AI 講!公司機密、Office 曖昧?黑客可能全部聽緊!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與普及,AI 工具如 ChatGPT 已深入企業及個人生活的每個角落,但同時伴隨著嚴重的資安風險。2025 年初,英國科技媒體《The Register》揭露 OpenAI ChatGPT 出現重大資安漏洞,攻擊者僅靠惡意網頁即可竊取用戶在對話中輸入的提示詞及帳號資訊。這不但使企業內部機密、尚未公開的企劃,甚至私人人際關係都面臨極大洩漏風險。即便後續有漏洞修補,但事件再次提醒大家:AI 並非私密對話的安全保證,輸入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被黑客竊聽甚至外洩。

打工仔熱話速遞:用AI取代對方打工仔獻計慳人手AI課程從何入手

AI 使用中的五大禁忌話題

AI 工具使用的三大安全原則

1. 輸入前先審慎自問:這段話能公開嗎?  

凡是無法公開的私密話題,應避免輸入 AI。即使看似無害的資訊,也可能被系統留下紀錄,無法保證安全。秉持「不說」多於「說」的保守原則,能大幅降低意外風險。

2. 選擇有資安保障的企業級 AI 解決方案  

市面上有專為企業設計,具有「不保存資料」、「不訓練模型」條款的 AI 工具,如 ChatGPT Enterprise、Microsoft Copilot for Business,這類工具能較好保障企業資料與個人隱私,避免敏感訊息被用於模型再訓練。

3. 避免直接使用真實資訊,改用模擬或代稱  

在請 AI 協助寫信、報告時,將真實人物、產品與事件改用代稱如「部門 A」、「產品 B」、「主管 C」等,既保障機密,又能獲得有效回應。此舉兼顧資料安全與使用效率。

AI 是職場助力也是風險來源

人工智能若善用,能成為絕佳的工作助手,提升效率與創意。然而,錯誤使用則可能導致機密外洩,甚至成為黑客攻擊的突破口。輸入給 AI 的內容極可能被模型記錄甚至外流,這其中的安全關鍵在於「怎麼說」而非「不能說」。企業及員工須嚴格遵守資訊安全原則,在選擇 AI 工具與輸入內容時提升警覺,防止任何可能的資安隱患。

只要切記避免透露公司機密、個人私事、尚未公開計劃與敏感身份資料,並採用具高保障的工具及模擬語境進行對應,才能真正讓 AI 成為可信賴的職場夥伴,而非淪為洩密幫兇。安全使用 AI,護好自己的資訊生命線,才是現代職場的必修課。

延伸閱讀:【AI取代】各部門互相挑戰用AI取代對方!事主:仲有部門加速用AI取代自己…

延伸閱讀:【黑心公司】打工仔獻計慳人手!點知下場勁慘烈!網民斥:陰毒到極!

延伸閱讀:【7大AI課程】咁多個AI課程從何入手?新手學AI全攻略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