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上司】點解老細唔buy你?6個你冇諗過嘅關鍵點!

在職場上,提出建議卻無法說服上司,往往不是因為建議本身不好,而是忽略了上司真正關心的核心指標。高階上司的績效評估主要圍繞六大關鍵領域,若建議能明確提升這些領域的表現,獲得批准的機會自然大增。

6個你冇諗過嘅關鍵點!

1. 上司最在意的六大績效指標

雖然沒有一份職務說明書能涵蓋所有組織及高階上司的職責,但績效評估普遍依據以下六大指標:營收、獲利、市占率、保留率等核心指標均可用關鍵績效指標(KPI)量化。若建議能改善這些指標中的任何一項,自然能引起上司的重視與支持。提出建議前,應先自問:這會否提升上司的某項績效?若答案不明確,需進一步釐清建議的價值與辯護依據。

2. 了解上司的溝通偏好

每位高階上司在接收與處理資訊的方式上各有偏好。有些喜歡詳盡的報告,有些則偏好簡潔摘要。成功說服的關鍵,在於掌握決策者的溝通習慣,並調整建議的呈現形式。可透過向曾與上司共事的人士了解其偏好,例如喜歡電郵、視覺化文件或一對一簡報等,從而提高建議被接受的機率。

3. 因應不同決策者調整建議形式

一個建議往往涉及多位決策者,應準備多種呈現方式,滿足不同上司的需求。例如,有些上司喜歡在會議中聽口頭報告,有些則偏好在移動中審閱紙本資料。掌握這些細節,有助於提升建議的說服力與影響力。

4. 選用強而有力的績效動詞提升說服力

建議中所採用的行動動詞,直接影響提案的說服力。績效動詞通常與數字和KPI掛鉤,反映策略性目標的達成;而進程動詞則用於描述任務是否完成的二元狀態。舉例來說,「興建新工廠」屬於進程動詞,但若能附帶「每年節省600萬美元」的數據,則增強策略性與說服力。選擇適當的動詞,能更有效表達建議的價值與影響。

5. 評估建議對組織資源的影響

提出的建議無論規模大小,都會消耗組織的財務與人力資源。高階上司在決策時會考量這些成本與效益的平衡。因此,建議中需明確說明所需資源及預期回報,讓上司能清楚判斷投入的合理性。

6. 事前做好準備,爭取最佳溝通時機

了解上司的工作節奏與決策環境,例如是否習慣在移動中審閱資料,或偏好一對一簡報,有助於選擇最佳溝通時機與方式。適時的溝通能提高建議被重視的機會,並促進後續的支持與執行。

總結而言,說服高階上司不僅要有好建議,更要懂得從績效指標出發,掌握溝通偏好,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並清楚呈現建議對組織的價值與成本。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建議被採納的可能性,推動事業向前發展。

延伸閱讀:【職場影響力】點解有人職級唔高但講嘢好有份量?研究:一個簡單行為即提升說服力

延伸閱讀:【升職秘笈】勤力主動Out晒!識躺平嘅打工仔反而升得快過你?必學3招躺平升職法

延伸閱讀:【管理秘笈】下屬太聽話反而係危機!高層認證:最值錢係呢2類「麻煩員工」!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