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文化】不想升職成全球趨勢 薪金責任需平衡
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許多人也會懷疑自己是否已經定型,假若職位長期停留在同一點,裹足不前,更會懷疑自己不獲重用。即使「升職」一詞至今仍然是個褒義詞,也象徵職場上的個人成長,但「升職」近年在不少人心目中卻成為了包著糖衣的毒藥。中國國內現時風行「躺平」一詞,或許今時今日,許多人寧願維持低欲望,也不願去拼搏。不單只中國,現時世界不同地方同樣均出現員工不願升職的問題。
延伸閱讀:【薪酬待遇】員工值得升職加人工嗎?HR及管理層必知的5大重點
員工不願升職成因:(按圖了解)
1. 晉升職位非個人意願
・即使僱主認同獲提拔員工的工作能力,但獲提升的職位未必如該員工所希望的,例如獲提拔員工心儀公司內部其他部門或職位,升職將會令內部調遷更加困難重重。當晉升與個人職涯規劃出現衝突,員工便不欲獲提拔。
2. 更重大的責任
・職位高低與權力多少成正比,獲得更高階的位置即表示有更多的權力,而更多的權力也代表有更大的責任。一些員工獲提拔時,未必有心理準備在不久將來接受更大的權力與責任,生活模式也未必準備好跟得上新職位要求。
3. 更多的付出未必有相等的收穫
・正因升職後的權力與責任均比過往多,所以「升職」與「加薪」通常是一併出現的字眼。不少員工獲提拔時,會考慮增加的薪金能否補償自己所付出的更大責任。當付出必與收穫不成正比,獲提拔的員工會不願升職。假若員工被迫升職,該員工更有可能因此辭職。
4. 不同的期望
・由於更高的職位有更大權力,公司對獲提拔的員工會有更大期望,認為員工會更全心全意為公司工作。部分公司更不允較高職位員工索取加班費,令本來經常加班員工的收入在升職後更少。此外,職場的利害關係或會改變獲提拔員工與其他同事之間的關係。
美國、澳洲:逾六成人拒絕升職
根據澳洲軟件企業公司Atlassian與澳洲會計師事務所PwC合作的研究,美國和澳洲分別有64%和69%的受訪者會拒絕升職,以保障個人的精神健康,而回答「拒絕升職」的人橫跨各年齡層和性別。該等「拒絕升職」的受訪者大多數表示,更高的職位會帶來壓力和疲倦,認為因升職而「隨傳隨到」(being always on)並不值得。
日本:八成人不願成為管理階層
人力資源顧問公司Manpower Group在日本訪問了400名介乎20至59歲的男女,當中竟有83%受訪者回答「不欲成為管理階層」,當中有51.2%不欲成為管理階層的人表示不希望「從事責任重大的工作」,也有40.4%認為「業務負荷太大」,也有20.8%「對培養下屬不感興趣」。
升職不一定好?薪金責任需平衡
全球社會越來越注重「工作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維持生活模式成為了不少人拒絕升職的原因。即使公司希望員工有更好的工作前景和機遇,但決定員工升職時,應考慮薪金提升與僱員期望有沒有落差。上述日本的問卷顯示,有40.4%認為「升職能帶來報酬上的好處很小(包括加班及假日工作等)」,顯示有公司提拔員工時追不上僱員期望。如果薪金補償在僱員眼中不能抵償增加的責任與工作量,有機會導致人才流失。
延伸閱讀:【職場貼士】表現自己爭取升職 五招令你在職場上突圍而出
延伸閱讀:【職場貼士】曾志偉上任8個月即升職 調查指僱主考慮升遷時著重正面態度多於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