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AI吞噬IT職位? 電腦系畢業生寄2千份CV得10個面試機會! 數據揭秘IT人求職攻略!
CTgoodjobs' Editor
電腦科學(CS)曾被視為高薪穩定行業,不少人投身IT領域,認為大有前景。然而隨着生成式AI及自動化工具迅速普及,就業市場迎來巨變。最新數據顯示,美國CS及電腦工程畢業生失業率分別達6.1%及7.5%,不僅高於全國畢業生5.8%的均值,更被生物學、藝術史等傳統「冷門學科」反超。過去人人稱羨的「金飯碗」變成就業寒冬,許多應屆生求職屢屢碰壁。
即睇寄2千份履歷先得10次面試機會?(按圖了解)
美國CS畢業生Kenneth Kang就讀大學時GPA高達3.98,屢獲獎項。即便如此,他畢業後投遞了超過2,500份履歷,只獲得10次面試機會。另一高材生Zach Taylor更遞出5,762份申請,面試13次卻至今無全職Offer,甚至應徵速食店都因「缺乏經驗」被拒。這些個案反映「AI門檻」時代,不論成績履歷多漂亮,都難保職場入門路暢。
科技業白領緊縮,藍領崗位逆勢增長
這一寒潮在美國加州等科技重鎮表現得尤為明顯。當地7月失業率升至5.5%,全美第一,肇因於科技行業裁員不停,崗位減少。同時,大型科技企業應屆生招聘量自2019年起大跌五成,疫情前佔新聘15%應屆比例,現只剩7%。此消彼長下,反而貿易、運輸及藍領職位逆勢增長,「白領淘汰、藍領復甦」現象開始顯現。
自動化招聘進一步壓縮入門機會
求職困難的冰山一角是,AI已滲透招聘流程。Amazon、Meta等巨企普遍應用ATS(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等AI系統,初選階段履歷如關鍵字不精確即被自動淘汰。愈來愈多求職者利用ChatGPT潤飾履歷以「打贏AI」,但僱主又以更強AI比對或反制,形成「AI—AI甄選大戰」。結果,一切流程機械化及標準化,使求職難度空前增加。
專家建議:由「被替代者」變「AI協作者」
AI在攪亂傳統人才培養鏈之餘,業界普遍認為僅靠學歷已不足夠,未來「人機合作」會成新主流。專家建議年輕人宜培養「混合技能」(Hybrid Skills),結合AI技術運用、溝通協作、批判思維及情感智能等。尤其懂得「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和AI數據審查等新工種,未來將極吃香。
教育與再培訓為主流
美國多間大學及教育機構開始推崇短期微證書、企業再培訓及線上專業認證,以銜接AI主導時代的就業需求。例如Kenneth Kang等畢業生,則可組團創業提供諮詢,主動讓履歷「鍍金」。持續學習,勇於轉型為AI人機協作,才是打破迷宮、穿越職場寒冬的唯一出路。
即睇IT人求職攻略要點!
了解AI於行業內的應用與影響,選擇不易被AI替代的細分領域發展
學習Prompt Engineering、數據分析與AI模型批判技巧
不斷提升溝通、跨界協作能力,結合技術與人文素養
及早規劃多元學習路徑(如微證書、實習、跨界項目)
求職履歷要針對AI篩選邏輯優化關鍵字,同時突出自身獨特經驗
把握實戰機會,包括參與開源項目、做兼職顧問等,鍛鍊獨立解難能力
AI時代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並存,年輕IT人不能再只靠學歷、標準技能,更應主動成為懂得駕馭、整合人工智能的「人機混合」新型專才。在變局下堅持多元發展,才能化危機為轉機,把握未來職場主導權。
延伸閱讀:【AI工具】識用AI人工可升20%!CV點寫先至顯得「我好熟AI」?
延伸閱讀:【AI職場調查】老闆用AI多過你2倍!蓋洛普報告踢爆:上司用AI技能 打工仔可能跟唔上
延伸閱讀:【科技進步】AI學識嫌棄人! 健忘母多次問同一條問題 AI「發火」碎唸回覆 網民:無人性嘅AI!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