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管理】公司小圈子多、山頭主義嚴重?上司必學3招化解衝突!
CTgoodjobs' Editor
團隊合作已成為推動公司持續發展與創新的基石。然而,隨著組織規模的擴大及人員的多樣化,公司內部的小圈子現象(俗稱「部門山頭」或「團體文化」)愈發明顯。小圈子不但容易形成內外分隔,亦會導致資源分配不均、資訊流通不暢及人際矛盾激化。當山頭主義成形,其破壞力更大,甚至影響整體組織氛圍和公司決策效率。作為管理層,上司如何有效識別、化解及管理這些內部衝突,是確保團隊凝聚力與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公司小圈子多、山頭主義嚴重?上司必學3招化解衝突!
一、小圈子與山頭主義的成因與表現
1. 組織結構與人際關係
在層級分明、部門壁壘嚴重的企業,員工自然傾向與「本部隊」成員建立較深的關係。這種內聚力雖能增加部門運作效率,卻也會造成信息孤島效應,增強部門自利傾向,逐漸發展為山頭文化。
2. 領導作風與管理風格
缺乏跨部門溝通、偏好偏袒部屬或黨同伐異的領導者,易助長小圈子盛行。當員工發現某些群體更容易獲取資源及認同,便更傾向拉幫結派,導致矛盾進一步擴大。
3. 員工心理與組織文化
人在群體中尋求歸屬感,容易自發形成「你我之分」。若公司缺乏跨部門合作機制或共同願景,小圈子文化將猶如溫床,使有心人操弄山頭主義。
二、山頭文化對公司的負面影響
1. 降低溝通效率
小圈子成員間溝通較為暢順,但與其他部門或團隊交流則容易產生隔閡,令公司整體信息流通受阻。
2. 妨礙資源配置
部門間因自利而爭奪資源,會導致部分資源重覆投入或空轉,甚至出現「部門本位」的抉擇,損害大局。
3. 削弱員工歸屬感
非小圈子成員易有被排擠、被忽視的感覺,長遠而言削弱員工正面能量,增加人才流失風險。
4. 阻礙創新發展
創新往往來自跨部門、跨領域協作。若長期被小圈子文化困住,組織能量難以釋放,競爭力亦難提升。
三、上司必學3招化解衝突
1. 建立跨部門溝通平台
鼓勵部門間定期交流及合作,例如實施多功能團隊(跨部門項目小組),或定期舉行跨部門例會,促進不同群體間的相互理解及合作意識。管理層可帶頭參與活動,傳遞「公心」而非「私心」的重要性。
2. 制訂公平透明的管理機制
無論是資源分配、晉升考核還是決策過程,均需有明確標準和流程讓所有員工了解與監督。上司應以身作則,切勿偏袒任何一方,讓員工感受到公平與正義。合理運用獎懲制度,鼓勵合作、打擊分裂。
3. 建立共同願景及企業文化
明確訂定公司的核心價值及共同目標,透過宣傳及實踐,使員工將「我們」置於「我」或「你」之上。舉辦團隊建設(Team Building)及企業文化落地活動,塑造團隊歸屬感,減少小圈子現象。上司宜多從大局出發,擔當橋樑角色,化解矛盾。
四、遇到山頭衝突時,上司的應對步驟
1. 客觀辨識矛盾核心
避免情感用事,先傾聽各方聲音,把握矛盾的本質。
2. 透明處理衝突
與相關方公開溝通,減少誤解或「背後議論」,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
3. 推動合作式解決方案
鼓勵雙方從「公司利益」出發,尋求雙贏或多贏的解決路徑。必要時可邀請第三方參與協調,防止衝突個人化。
五、長遠預防之道
1. 動態調整人員配置
定期讓員工參與不同部門項目,增加跨部門流動,淡化小圈子。
2. 強化價值觀教育
將團結合作、包容多元列入考核指標,讓每位員工都明白這些是公司高度重視的行為。
3. 上司自省與成長
管理者自身需不斷檢查是否有意無意加劇部門本位主義,並尋求自我提升與反思。
用心觀察及理解團隊動態
公司小圈子與山頭主義現象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同樣亦難以一蹴而就徹底根治。管理層需用心觀察及理解團隊動態,運用以上三大招數,積極推動跨部門交流、建立公平管理機制及培養共同願景。如能持之以恆,終能化解矛盾、鞏固團隊凝聚力,令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延伸閱讀:【打工仔心酸史】小圈子文化、返足12個鐘未算最慘?網民熱議最惡頂嘅工作環境!
延伸閱讀:【讀者投稿】同事聯群結黨偷懶兼搞搞小圈子 工時開Party、公司打邊爐!
延伸閱讀:【上司就係大晒?】上司脾氣極差 成日掃文件落地 仲會不停用粗口問候下屬屋企!網民:極品上司真係邊到都會有……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