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賠償懶人包】被人炒點計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裁員/解僱賠償有分別?

近期香港面臨裁員失業潮,不少打工仔因易被炒非常徬徨。面對裁員潮,大家應及早了解自己的裁員賠償權益,包括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及代通知金等,才能在被解僱時爭取應有保障。本文將根據最新香港勞工法例,詳細講解裁員賠償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並以實例說明,助你在困難時刻自保,避免因資訊不足而蒙受損失。

 

裁員賠償勞工法例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如因裁員(即非因僱員過失,而是公司重組、縮減規模或結業等原因)而終止僱傭合約,須按法例向合資格僱員支付遣散費。僱員必須按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24個月,才有資格獲得遣散費。

即時解僱點賠?

如僱主即時解僱僱員(即無預先發出通知),必須支付代通知金,並按法例支付應有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視乎個案)。

遣散費是什麼?(附計算方法)

 

遣散費是指當僱主因經營困難、業務縮減、結業、停工或其他非個人原因解僱僱員時,根據《僱傭條例》規定,必須支付予合資格僱員的一筆補償金。其主要目的是協助被裁員工在失業期間維持基本生活,減輕經濟壓力。僱員必須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24個月,並因裁員、停工或合約期滿後不獲續約等原因而被解僱,方可獲得遣散費。

遣散費計算方法

月薪僱員:
遣散費 = 最後一個月全月工資 × 2/3 × 可追溯的服務年資(每月工資上限為$22,500)。

日薪/件薪僱員:
遣散費 = (最後30個正常工作日中任何18天工資 × 2/3)× 可追溯的服務年資(每日工資上限為$750)。

未足一年的服務年資則按比例計算。

遣散費最高金額為$390,000。

例子:
黃先生月薪$18,000,服務期5年,被公司裁員。
遣散費 = $18,000 × 2/3 × 5 = $60,000

申索及支付時限:
僱員須於被解僱或停工後3個月內,以書面通知僱主申索遣散費。僱主收到通知後,須於2個月內支付遣散費。

遣散費可以對沖嗎?

2025年5月1日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後,僱主不可再用強積金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對沖」僱員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2025年5月1日前的服務年資,僱主仍可用強積金強制性供款對沖該部分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僱主仍可用自願性供款或按年資支付的酬金對沖。

取消「對沖」安排後,政府設有25年資助計劃,僱主可就轉制後部分的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支出向政府申請資助。

例子:
陳小姐於2020年入職,2026年被裁,月薪$22,500,服務6年。

2020-2025年(5年):可用強積金對沖

2025-2026年(1年):不可用強積金對沖

延伸閱讀:【取消強積金對沖懶人包】5月1日起取消對沖MPF!對僱主僱員有咩影響?

長期服務金是什麼?(附計算方法)

長期服務金是根據《僱傭條例》規定,為保障服務年期較長的僱員,在特定情況下(如退休、健康理由辭職、死亡、非因裁員被解僱等)而終止僱傭時,由僱主支付的補償金。僱員必須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5年,並符合相關條件,才可獲得長期服務金。需要注意,僱員不可同時獲得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只可擇一。

長期服務金計算方法

月薪僱員:
長期服務金 = 最後一個月全月工資 × 2/3 × 可追溯的服務年資(每月工資上限為$22,500)。

日薪/件薪僱員:
長期服務金 = (最後30個正常工作日中任何18天工資 × 2/3)× 可追溯的服務年資(每日工資上限為$750)。

未足一年的服務年資則按比例計算。

長期服務金最高金額為$390,000。

例子:
李先生月薪$30,000(但以$22,500為上限),服務15年,65歲退休。
長期服務金 = $22,500 × 2/3 × 15 = $225,000

支付期限:
僱主須於僱傭合約終止後7天內支付長期服務金。

選擇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好?

根據《僱傭條例》,僱員在同一時間只可選擇領取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其中一項,不能同時獲得兩者。兩者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都是以最後一個月全月工資(或過去12個月平均工資,以較高者為準)乘以2/3,再乘以可追溯的服務年資,並設有$390,000上限。

選擇原則:

  • 如屬裁員、停工或合約期滿不獲續約(因裁員):只可獲遣散費,不能選擇長期服務金。
  • 如屬非裁員原因離職(如健康理由、退休、死亡、合約期滿不獲續約但非裁員、或被解僱但非因嚴重過失/裁員):可獲長期服務金。
  • 如同時符合兩者資格:只可選擇其中一項,通常建議選擇金額較高者,實務上兩者金額多數相同。

例子說明:

  • 陳先生工作10年,月薪$15,000,因公司裁員被解僱,他只能獲遣散費($15,000 × 2/3 × 10 = $100,000),不能同時領取長期服務金。
  • 李小姐工作12年,月薪$18,000,因健康理由辭職,則可獲長期服務金($18,000 × 2/3 × 12 = $144,000),不能同時獲遣散費。

如你因裁員、停工或合約期滿不獲續約(裁員)離職,只能領取遣散費;如因健康、退休、死亡等非裁員原因離職,則可領取長期服務金。兩者不能同時領取,建議按自身離職原因及金額選擇合適項目。

代通知金是什麼?(附計算方法)

如僱主未有按合約或法例規定提前通知終止僱傭,須支付代通知金。

  • 代通知金 = 僱員平均工資 × 通知期(月數或日數)。
  • 以終止合約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不包括休息日、假期等無薪日)。

例子:
王小姐月薪$20,000,合約規定需提前1個月通知,僱主即時解僱。
代通知金 = $20,000 × 1 = $20,000

裁員及解僱賠償分別

項目 裁員(Redundancy) 解僱(Dismissal)
定義 因業務需要、結業等非員工過失 因員工表現、失職或其他原因
賠償 遣散費、代通知金 代通知金,部分情況下可獲長期服務金
資格 連續性合約滿24個月 根據解僱原因及年資而定
長期服務金 不可與遣散費同時獲得 某些情況(如健康、退休)可獲

裁員及停工的定義

根據勞工處資料,裁員是指僱主基於以下原因解僱僱員,屬於非個人原因的終止僱傭:

  • 僱主結束或準備結束營業;
  • 僱主停止或準備停止經營僱員受僱的工作場所;
  • 僱主對僱員所擔任的工作,或在其受僱地點所擔任的工作需求量縮減或預期會縮減。

停工則指如僱傭合約訂明僱員報酬須視乎僱主提供工作而定,若:

  • 在任何連續4星期內,不獲分配工作及不獲支付工資的日數超過正常工作日數總和的一半;
  • 或在連續26星期內,不獲分配工作及不獲支付工資的日數超過正常工作日數總和的三分之一。
  • 如遇停工或開工不足,僱員可向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尋求協助。

裁員賠償常見問題

1. 被裁員一定有遣散費嗎?

需連續性合約受僱不少於24個月,並因裁員而被解僱才有資格。

2. 裁員與解僱有何分別?

裁員屬公司業務決定,解僱多因員工表現或違規。

3. 可否同時獲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

不可同時獲得,只可擇一。

4. 未足一年服務年資如何計算?

按比例計算(例如服務半年即0.5年)。

5. 裁員後幾時可收到遣散費?

僱主需於收到僱員書面申索遣散費通知後2個月內支付。

6. 長期服務金何時支付?

僱主須於合約終止後7天內支付。

7. 2025年5月1日前後入職有何分別?

2025年5月1日前的年資仍可用強積金對沖,之後則不可。

8. 代通知金如何計算?

以終止合約前12個月平均工資乘以通知期。

9. 裁員時可否拒絕續約?

若僱主合理提出續約,僱員不合理拒絕則無權獲遣散費。

10. 有無金額上限?

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最高為$390,000。

延伸閱讀:【失業救濟金2025】申請資格及方法!臨時失業津貼/就業不足津貼/拎綜援

延伸閱讀:【被動收入2025】12個香港人增加被動收入方法!自製加人工

延伸閱讀:【產假2025】女同事入職不久即結婚兼大肚 產假有薪無薪點樣計?即睇勞工法例計算方法!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