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危機】擔心被炒?專家點名4類高危打工仔!你係其中一種?即睇自救攻略

香港及全球經濟持續面臨下行壓力,裁員潮在各行各業蔓延,令不少打工仔憂心忡忡。究竟哪些員工最容易成為裁員目標?根據Revelio Labs經濟學家對1萬7千宗裁員資料的深入分析,本文點出4類高危險族群,並提出實用的自救策略,助你在職場風暴中穩住陣腳。

隨著通膨壓力、利率上升及市場需求減弱,企業成本壓力倍增,裁員成為普遍現象。尤其在科技、金融等高薪行業,裁員風暴尤為猛烈。根據統計,2023年美國企業裁員人數突破10萬,香港亦不例外,裁員消息頻傳。面對這波裁員潮,了解自身風險及採取有效對策,成為打工仔必修課題。

4類最容易被裁員的高危險族群

1. 新就職人員 — 後進先出,風險最高

企業裁員時多採「後進先出」原則,資深員工因長期貢獻及成本考量,通常較有保障。反而在大離職潮中被新招聘的員工,薪資福利往往比既有員工高出7%至20%,成為企業削減人力成本的首選。這些新就職人員因工齡短、忠誠度及績效尚未完全建立,裁員機率相對較高。

2. 高薪族群 — 薪水越高,越易被砍

高薪員工在裁員名單中佔比不容小覷。特別是薪水遠高於市場平均的工程師、行銷、銷售及管理層,因為薪酬成本高昂,企業往往優先削減這部分人力。這種「白領衰退」現象在科技及金融業尤為明顯,高薪者找工作難度也隨之增加。

3. 千禧世代 — 企業中堅卻成裁員主力

千禧世代(八九年級生)在企業中佔79%,是員工骨幹,但卻承受94%的裁員比例。相較之下,較資深的X世代及嬰兒潮世代裁員比例低得多。原因包括千禧世代換工作頻繁、薪資水準較高且處於企業中間層,成為企業調整人力結構的主要目標。Z世代因薪資較低,反而較少被裁。

4. 人資人員與程式設計師 — 意外成為裁員焦點

在人力資源凍結的環境下,人資部門自然成為裁員對象。此外,程式設計師在大離職潮期間薪資水漲船高,部分企業趁機透過裁員調整薪酬結構。相較之下,會計及專案經理等職位因需求穩定,裁員影響較小。

自救攻略:如何降低被裁風險?

面對嚴峻的裁員環境,打工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自救:

.提升多元技能與適應力  

  不斷學習新知識,擴展跨領域能力,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多面手。技能單一者易被取代,主動適應變化是保命關鍵。

.維持良好工作態度與人際關係  

  積極正面、抗壓能力強的員工更受青睞。建立良好團隊合作與人脈網絡,能在裁員時獲得更多支持與資訊。

.理性規劃職涯與財務  

  提前做好職涯規劃,靈活調整工作目標與期望。建立緊急資金,減少失業期間的經濟壓力,保持心理穩定。

.主動掌握行業動態與職缺資訊  

  透過專業社群、業界交流及職場平台,及時了解市場趨勢與職缺變化,提升求職競爭力。

.心理調適與時間管理  

遇裁員不必慌張,給自己半年至一年時間尋找理想職位。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急於接受薪資大幅降低的工作。

當前經濟環境下,新就職人員、高薪族群、千禧世代及人資與程式設計師成為裁員的高危險族群。了解自身風險,積極提升技能與態度,靈活調整職涯方向,是打工仔面對裁員潮的最佳自救策略。唯有主動準備,方能在職場風暴中立於不敗之地,迎接更穩健的未來。

延伸閱讀:【裁員潮】有家室嘅人好驚VS GenZ想快啲被炒!網民:冇買樓嘅人最幸福

延伸閱讀:【大裁員】唔好再叫員工「共渡時艱」!裁員後想重整團隊士氣要從3方面入手

延伸閱讀:【失業潮】裁員後7成「留低員工」效率跌?點解僱先唔會影響軍心?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