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貼士】站著開會能增加創意?世界知名CEO的5個成功特質

【職場貼士】站著開會能增加創意?世界知名CEO的5個成功特質

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商業領袖不容易,這個世界亦沒有保證成功的方程式,但我們仍可以從知名領導者的身上,歸納出一些值得借鑒的特質。有外國媒體整理了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Tesla創辦人Elon Musk及YouTube執行長Susan Wojcicki等世界知名CEO的故事,發現使他們邁向成功的5種特質,你又擁有嗎?

延伸閱讀:【職場貼士】日日都要OT?4個令你比其他同事遲收工的壞習慣

按圖了解更多:

特質一:不被失敗嚇怕
有報告指出高達90%的初創企業都是以失敗收場,但成功的人並不會輕易放棄,反而是從失敗中學習。以Jeff Bezos為例,由推出智慧手機Fire Phone到Amazon Wallet途中經歷多次失敗,但他知道「如果你決定要大膽投入,你在做的事會成為一種實驗,而實驗本身就容易失敗,你不會知道它是否成功,但巨大的成功將可以彌補過去十幾廿次的失敗。」

特質二:設定遠大目標
成功的人會將目光放在遠處,以Tesla創辦人Elon Musk為例,野心勃勃的他經常設定一些外人看起來很瘋狂的目標,如把人送上太空、將人類大腦與電腦連接等。同時有研究發現,設定並實現遠大的目標的人,滿足感會更高。

特質三:分享個人經驗
在2017年Google曾出現危機,一位工程師發佈十頁有關反對公司內多元措施的文章。其中最受注目的回應來自YouTube執行長Susan Wojcicki,她以個人經歷做出回應,提到自己因為性別而被人質疑工作能力,富有同理心的演說成功擄獲許多人的心。

特質四:總有解決方案
Elon Musk曾分享,他總是在洗澡時想到最聰明的點子,而有不少成功公司如Facebook、Google及Linkedln,他們的管理層在召開會議時,都會以站立、走動的方式進行,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人們最專注、最具創意和生產力的時刻。因此我們應保持開放的心態,讓新點子自然地進出你的大腦,解決方案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特質五:跳出框架思考
當你所處的產業已是一片紅海,沒有突出的成功模式可遵循時,有沒有想過你可以成為開闢道路的那個人?當遇到困難時,不妨天馬行空地設定多個打破規則的解決方案,這樣可以訓練自己多角度思考模式,工作會越來越得心應手。Apple創辦人Steve Jobs及Tesla創辦人Elon Musk都是這樣,才能奠定個人及公司在市場上的穩固地位。

除此之外,想在職場上獲得成功,必要摒棄某些壞習慣。這些小習慣未必構成大錯,但合起來會在不經意間毀掉你的事業。唯有立刻跟它們劃清界線,才能真正成就大事業。

10個工作壞習慣令你不能成功:(按圖了解)

延伸閱讀:【疫下營商】研究指企業會否倒閉 跟CEO自信有密切關係?

延伸閱讀:【職場秘訣】返工成日無精神?飲咖啡無幫助?5個CEO們維持精神充沛的關鍵

延伸閱讀:【職場貼士】Elon Musk鼓勵員工邊聽歌邊工作 推介5種適合打工仔的音樂類型

如果大家在職場上有不開心想發洩,或是對《勞工法例》有疑難,歡迎投稿給我們,我們會盡量解答你的問題,當打工仔的樹洞!👉 https://forms.gle/o2K2DaZWXzLFhypT7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Related Articles

  • 【見工面試】誇張照騙?帶屋企人面試?HR最不想遇到的8種求職者

  • 【求職天書|面試問題攻略】見工被問上一份工離職原因 6大模範答案得HR歡心(內附提升面試成功率方法)

  • 【見工面試】面試係一場表演!係咪講大話作到自己好勁都得?

  • 【轉工跳槽】同事遞辭職信後被針對 打工仔呻︰上司仲要逼其他人一齊杯葛佢

  • 【職場兩性】全球女性平均人工比男性少一半 年長女性退休金覆蓋率落後男性!

  • 【職涯規劃】大公司上班人工高福利好27歲打工仔:「但我想返工有意義」

  • 【求職招聘】搵工喺CV出茅招都得?專家:求職者咁做係自貶身價!

  • 【職涯規劃】留喺Comfort Zone係錯?打工仔:點解要辛苦自己⋯⋯

  • 【職場趨勢】資深打工仔無得退休?英國50歲以上兼職人數達360萬!

  • 【薪酬趨勢】本港6月平均工資率按年升3.5% 超過6成公司加人工!升幅最大係咩行業?

Jobs You Maybe Interested In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