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最小卻換取有效的工作成效

輸入最小卻換取有效的工作成效

黃林 (Kate Wong)

Media Slash,在全球跨國公司任媒體及受眾拓展公關,前港聞記者,曾在《晴報》任專欄作家,喜歡閱讀、遊歷、尋找美食、探索不同人、情小故事,並透過自身閱讀和經驗,分享工作及生活態度。

More Blogs

若然你的下屬,一位每天準時下班,但表現理想並且達標;另一位天天加班然而業績普通,有升遷提拔的機會,相信你絕對會毫不猶豫選擇前者。員工的表現不該著重每天打卡,反而是其所貢獻出的成效。

除非一些工作,有必要以時間單位來衡量,否則以結果衡量成效的工種,工作不再只是用勤力和工作時數來掩飾無能為力。如果只需數小時,就完成別人一整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餘下的時間,便可好好發揮。


長時間工作並不代表成效顯著
以時間來衡量工作表現,傳統會被認為是很賣力的表現,現在知識型社會,生產力多以輸入最少,換取最大成果來衡量工作成效。有效率的工作安排,避免徒勞無功。如何提高生產力:

一.從目標回推過程設定:例如仍有得旅行時,下午八時要抵達機場,便能推算自己下午六時要準時下班出發。先有明確目標,在找出達成路徑的方法,需要投入的時間、工序,好好預算並掌握效率,心裏有數。

二.加入好處的誘因來引發動力:想做到更好的時間管理,只設下減少加班的目標,難有動力,可設下「不用加班,就能去學習多一門興趣,或者做運動,時間可以更好發揮等」,有了很多好處,達成目標的誘因便大增。

三.加入執行步驟,定期檢討:掌握要達到目標,該如何準備和執行,從各方面入手,並制定可衡量的指標。例如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一個月後要如何跟進檢討。定期檢視成效和業績,回顧策略是否可行,是否值得延續下去,改善當中的不足,才能為下個階段做準備。

作者相關資訊: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atewongla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ong_lam_kate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Tgoodjobs.hk的立場。CTgoodjobs對因以上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Please read and confirm your agreement to our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and Conditions before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Read and Agreed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