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香港ESG推廣策略對比:雙城氣質的基因圖譜

黎大恩先生 (Edward Lai)
黎大恩是香港童軍總會油尖區區總監及香港國金獅子會的創會會員,並於2022-23年度擔任香港國金獅子會第一副會長,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基準學會及投資委員會委員,現職為金融機構高層。
More Blogs在東京大學教授山本耀的實驗室裡,一組工程師正將櫻花樹的光合作用數據輸入AI模型,試圖優化太陽能板的脈衝頻率;同一時刻,香港中環的長江中心35樓,分析師將大灣區垃圾焚化廠的碳排放權證,打包成結構化金融商品掛牌交易。兩座城市的ESG實踐,猶如東方文明的雙螺旋結構:一端是將「永續」刻入文化基因的匠人執念,另一端是將「綠色」轉譯為資本密碼的金融直覺。
這或許是亞洲最迷人的永續敘事——當碳中和成為人類共同考題,東京與香港用截然不同的筆觸,在太平洋西岸寫下兩套生存哲學。
政策底色:國家機器 vs 市場幽靈
東京的「寂靜戰爭」:從武士刀到碳稅
日本政府將碳中和視作「第三次黑船來襲」——1853年佩里艦隊用砲火叩開國門,2023年歐盟碳邊境稅則以數據為彈藥。首相官邸的《綠色成長戰略》文件,字裡行間皆是戰國大名的肅殺之氣:2030年氫能供應量增至300萬噸、204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對鋼鐵業祭出每噸碳排2420日元的懲罰性稅率……這些數字背後,是將ESG提升至「國安層級」的決絕。
東京證交所的強制TCFD披露政策更顯露某種江戶美學:如同浮世繪師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企業必須在財報中坦露經營風險的每一道波紋。三井物產為此增設「氣候變遷本部」,部長佐藤健一的辦公室掛著德川家康的名言:「人生如負重行遠路。」
香港的「資本太極術」:在鋼索上跳華爾滋
相較東京的政策雷霆,香港更像在國際資本的鋼索上跳精準華爾滋。港交所的「不遵守就解釋」原則,實為中式管理智慧的極致:既用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EU Taxonomy)框架吸引外資,又以「本地特色」保護地產巨頭。財政司的《綠色債券資助計劃》表面是環保倡議,實質是金融暗戰——當2022年香港綠色債券發行量突破800億美元,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第一,中環的交易員們清楚知道:這不只是拯救地球,更是爭奪全球綠色定價權的關鍵棋步。
然而在深水埗的老式唐樓裡,小型印刷廠老闆陳偉強仍在為ESG報告頭痛:「減碳?我連冷氣都捨不得開!」這種撕裂感,恰是香港ESG革命的AB面。
企業圖騰:百年老舖與金融變形蟲
日本:從茶室走進零碳工廠的匠人魂
參觀豐田元町工廠會產生時空錯亂感:機械臂組裝氫燃料電池車的節奏,竟與京都西陣織匠人腳踏織機的韻律驚人相似。社長佐藤恒治解釋:「精益生產(TPS)的本質,就是將『勿浪費』的傳統轉化為減碳方程式。」這種文化轉譯無處不在——
- 松下集團將茶道「一期一會」精神注入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家電回收率提升至98%
- 三菱地所將枯山水庭園的「留白哲學」應用於建築節能設計,東京丸之內大樓群年省電量相當於3萬戶家庭
- 甚至便利商店LAWSON都推出「葉脈便當盒」,用和紙工藝替代塑料包裝
香港:解構主義的綠色煉金術
當日本企業將ESG視為文化傳承,香港的資本巨鱷們正在進行一場解構主義實驗——新鴻基的環球貿易廣場取得LEED白金認證後,租金單價立漲15%,ESG評級成為樓市槓桿支點;匯豐的「亞洲低碳50 ETF」基金說明書裡,減碳成效被量化為「年化超額收益3.2%」;就連澳門賭場都推出「綠色籌碼」:玩家用電子票據替代塑膠賭碼,竟使永利皇宮的廢棄物處理成本下降40%。
這種將ESG拆解重組為金融代碼的能力,在2023年達到巔峰: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將葵涌貨櫃碼頭的碳權打包成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國際投資者瘋搶的同時,環保團體卻發現——該項目實際減排量竟比申報值少23%。
暗湧與新生:轉型陣痛中的文明突圍
東京的「平成廢墟」陰影
在四國島的伊方核電站,工程師們正在封存最後一批鈾燃料棒。關西電力社長森本孝坦言:「再生能源無法一夜填補核電缺口,但福島的教訓告訴我們——有些風險必須承受。」這種糾結貫穿日本ESG轉型:
- 三菱重工被迫關閉北海道煤電廠,卻因氫能技術研發延遲,導致5000名工人失業
- 優衣庫的再生聚酯纖維供應鏈,因柬埔寨代工廠童工醜聞遭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降級
- 甚至連JR東日本的「碳中和新幹線」計畫,都因稀土磁鐵供應被中國掐喉而停擺
香港的「雙城記」困境
午夜時分的葵涌貨櫃碼頭,東方海外貨輪「OCEAN GREEN」號正在減速航行——船長李國明關閉兩台引擎以節省15%油耗,卻導致貨物延誤賠償金激增。「客戶要的是準時,不是ESG證書。」他的嘆息道盡香港困局:當金融精英在冷氣房設計碳權衍生品時,本土中小企業的ESG轉型仍停留在「更換LED燈管」的原始階段。這種割裂在紡織業尤為明顯:
- 溢達集團投入數億打造「零碳襯衫」,獲選進入LVMH永續供應鏈
- 但深水埗的成衣批發商仍用柴油發電機趕工,只因港燈電費較三年前漲38%
枯山水與維港夜色的共生啟示
或許,真正的永續智慧正誕生於雙城對話的裂縫中:
當東京大學的氫能電池技術透過香港科學園的融資平台商業化,三菱重工的碳捕捉系統正被裝入新世界發展的灣仔地產項目。日本百年企業的「深時視野」(Deep Time Vision)與香港資本的「納秒級反應」,在ESG的熔爐中鍛造出全新合金——
這讓人想起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匠人用耙子畫出浪紋沙痕,需要數十年修煉的定力;而香港交易員敲下碳權期貨的買入鍵,只需0.003秒。兩種時空維度的碰撞,反而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永續生態系:
- 軟銀與港交所合作推出「亞洲碳權期貨」,定價模型竟參考了江戶時代的米市交易紀錄
- 長江實業的BIPV(建築一體化光伏)技術,源自昭和時期京都町屋的簷下採光智慧
- 甚至連香港市井的「兩餸飯文化」,都被日本永旺集團改造成「低碳熟食供應鏈」實驗
當櫻花飄落中環廣場
站在太平山頂俯瞰維港,或從六本木之丘眺望皇居,會發現ESG從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東京用百年積澱的匠人魂,將減碳鑄成精鋼;香港以資本市場的煉金術,把綠色轉為流動性。當氣候危機的倒數計時響徹地球,這對東方雙城的最大啟示或許是:
真正的永續革命,既要武士切腹的覺悟,也需算盤珠響的精明——就像日本茶道中「侘寂」與「數寄」的辯證:在缺陷中看見完美,於剎那間體悟永恆。
關於香港國金獅子會 (Lions Club of Hong Kong IFC)
香港國金獅子會於2017年創立,隸屬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創立的一年適逢是國際獅子總會成立100週年。國金獅子會的會員全數來自資本市場及金融銀行業界,是港澳地區最早一個由單一界別專業人士所組成的獅子會屬會。國金獅子會服務除了是圍繞著獅子總會服務範疇之外,還引入了聯合國SDG及ESG,尤其在社會(Society)的元素,對扶貧及青少年發展特別關注。除了以香港為服務基地之外,國金獅子會還主張無分國界、無分種族的服務。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Tgoodjobs.hk的立場。CTgoodjobs對因以上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