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工作中與難搞同事相處?
李天蕊女士(Opal Li)
現為香港心聆的臨床顧問。她是一名於香港本地接受訓練的輔導心理學家,在轉行成為助人工作者前曾於大型廣告公司及距國企業巿場部門工作多年,故她對香港年輕人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面對的種種挑戰有豐富經驗及洞見,主要用以人為本的方式協助受情緒困擾的人士重獲心理靈活性及韌性,一步步規劃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More Blogs工作是每個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我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很多時候都比休息的時間多。雖然現代科技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加獨行,但人類自古以來是社會化物種,建立人際關係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如果與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我們工作時可能會感到事半功倍,忙碌的時間也會過得很快;相反,如果你發現在職場上與某些同事難以相處,除了時常會有緊張、煩躁、焦慮、擔心等種種情緒伴隨著自己,每天上班可能也會覺得如坐針氈、度日如年,甚至會嚴重影響你的表現——那就要學習如何與同事建立融洽的職場關係。
那麼我們應該要怎樣與「難搞」的同事相處呢?我們首先需要思考的是「難搞」這兩個字。你可能會問,是否叫自己忍耐,然後告訴自己對方並不難搞,問題就解決了?不,在你們相處期間,難受、委屈,甚至是憤怒的感覺仍總是出現,而「難搞」是你內心與對方長期接觸後大概得出來的一個判斷,在你主觀的感受中對方的確是「難搞」的。
只是,當我們的內心已經給某個人貼了一個標籤時,例如「這個人很麻煩」、「他很難搞」、「他的要求不合理」,這個想法很容易會限制了我們與他的互動,就像戴上了有色眼鏡去看待對方的一舉一動。無論對方做了甚麼,我們可能都只會看到「難搞」、「麻煩」、「不合理」的部份。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作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意思是我們看事情的方式決定了我們回應的方式,當我們覺得同事難搞,對方來找你時你會下意識就可能會想躲避,或者在互動時會不自覺保護自己(俗語稱之為「起杆」),當對方感受到你難以卸下心防,可能也會跟著加重防衛,於是雙方便會繼續困在惡性循環之中,無法分析出與對方建立和諧關係的方式。
由於現在花時間讀這篇文章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同事(除非你偷偷地將這篇文章匿名電郵給對方看,讓他知道自己在你的心目中是「難搞」的存在,哈哈!),那便先從從改變自己的想法入手吧!如你希望學習如何與「難搞」同事相處,所以我們建議當同事做出讓你覺得「難搞」的事情時,你需要先提醒一下自己:「難搞」是我此刻主觀的判斷,我願意為了改變彼此的關係先放下這個判斷,也願意接受自己因此而出現的種種情緒。
或許你之後與對方之間的交談依舊會讓你感到頭痛,那到了這個時候,我會想邀請你停下來,留意、關心一下此刻的自己:你此時此刻的感覺是怎樣的?有甚麼想法、情緒?你的身體在這一刻有甚麼感受?如果寫出來會讓你更容易覺察,可以選擇把你觀察到的東西寫出來。如果感到身體某個部份有壓力(例如胸口繃緊),可以輕輕把手心放在那個部位上,跟自己講一句:「我知道你在這裡,辛苦了」。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忽略照顧自己的想法與情緒,但其實這個步驟很重要。大家應該都有見識過(甚至自己也可能會經歷過),人在情緒激動時會因為衝動而做了一些事後讓自己後悔的事;又或者會因為害怕自己的情緒爆發而忍氣吞聲。一項腦神經科學研究也指出,當我們情緒激動或感覺到不安全時,大腦比較原始的部份會作主導,讓我們作出戰或逃的反應 (flight or fight)。這時我們的理智起不了作用,行為會與受驚的動物差不多,如果我們覺得有能力擊敗對方,我們會選擇攻擊;如果打不過,我們會選擇逃走(這個情況適用於包括筆者在內的所有人類)。因此,我們需要先讓注意力返回自己身上,讓情緒有空間去平復下來,大腦理智的部份才能繼續如常運作。這種做法除了幫助我們看清自己情緒背後的需要,還讓我們有空間去思考,作出更靈巧、更有益雙方的回應,而不會再次墜入先前的循環,讓關係得以調整。
當你感覺自己相對比較準備好去回應對方時,可以應用一些小技巧:
1.客觀的溝通對事不對人。當我們越客觀,就越有可能讓雙方都感覺到對方是安全的,從而更有可能找到彼此的共通點。反之,如果溝通上夾雜了種種形容詞,讓一方感到被攻擊,我們自然的本能可能就是會反過來攻擊他人,使彼此關係繼續處於敵對狀態,到頭來對雙方無益。
2.用心了解、心懷好奇。為什麼對方會這樣?你了解對方的動機嗎?對方為甚麼要這樣做?背後有甚麼苦衷?如果找到對方與自己的共通點,就會發現雙方達成共識的空間會比較多。
3.面對面溝通。我們有時太習慣用電子科技來溝通,可是當中沒有了非語言的訊息 (non-verbal cues),我們很容易會為對方的話想像當時其語氣而造成誤會。如果你本來已經覺得對方「很難搞」,那就更加需要與對方直接面對面溝通,從而化解誤會。
這裡有一個例子能說明我們可在實際情況上怎麼應用以上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Amy今天5時收到來自同事的一封電郵,內容是要她明天要回覆自己。Amy當時的想法是「有無搞錯」、「條友好過份」、「麻煩友」等,然後她發現這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但是之前她唯一的選擇似乎是忍氣吞聲答應同事的要求,因為她害怕自己的怒火會失控,同時又對於她的工作作表現是否不夠理想而感到自責。
在留意到自己出現的想法和情緒後,她決定先停下來用數分鐘去照顧自己,平復心情、重新思考。此刻,她發現內心除了生氣,還很委屈,心口就像有塊大石要壓下來一樣。同時,她也留意到,或許可能是因為她的孩子明天要考試,她想早些回家陪他溫習。她發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後,決定把手心放到胸口先安慰一下自己。
當安撫好自己的情緒後,她的理智開始運作,想到怎樣才是適當的行動。她發現自己不知道同事提出這項要求的動機,那不如問問同事有沒有甚麼理由,如此一來便有空間去協調。她了解到電郵溝通可能會容易造成誤解,於是Amy直接找同事面對面溝通。
由於Amy已經有意識地去留意自己的情緒與想法,所以她只是帶著平靜的語氣地去了解情況,沒有了先前的激烈溝通。所以同事也願意讓她知道,有一部份的要求比較趕急,而另一部份則可以慢慢處理。於是大家商量好明天先處理最急的那部份,不急的留待下星期再處理。
這次互動讓Amy重新思考與這位同事的相處方式,發現只要心平氣和、事論事地溝通,他們對彼此的戒心都會得以降低。而與曾經認為「難搞」同事之間關係的改善也讓她對自己的溝通能力變得更有信心,知道當下次再有同樣情況的時候應如何溝通而不需要忍氣吞聲「硬食」。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Tgoodjobs.hk的立場。CTgoodjobs對因以上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