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騙首季呃走$3400萬 首先佢會同你講......

電騙首季呃走$3400萬 首先佢會同你講......

【晴報專訊】電話騙案有年輕化趨勢,更出現混合型手法,「一人受騙,隨時全家受害」。警方昨公布今年首季錄得127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升41%;涉款3,446萬元,較去年同期升近6倍。

有騙徒先訛稱官員騙財,獲得受害者家屬資料後,再訛稱受害人遭綁架,促家屬付贖金。警方指年輕受害人更傾向相信「官員」所言,曾有19歲女生因此被騙去352萬元。

Advertisement

警方昨公布今年首季接獲127宗電話騙案舉報,較去年同期升41%;當中125宗涉及金錢損失,較去年同期增76%,共計涉款3,446萬元,單計金額則升近6倍。當中涉及「猜猜我是誰」手法最多,達81宗,佔整體64%,其次為「假冒官員」,達45宗,佔整體35%。

涉案127宗 金額按年升 6倍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譚威信稱,「假冒官員」雖僅佔整體3成多,但涉款高達3,055萬港元,冠絕其他類型手法;而「猜猜我是誰」僅騙取384萬元。另外,騙徒現時更會採用「混合型」方式行騙,今年錄得2宗騙徒先假冒官員,再虛構受害人遭綁架的騙案︰「受害人一般會收到預錄語音電話,接通後由二、三綫騙徒進行詐騙,期間要求受害人告知家人姓名、電話等資料,並要求受害人不得與外界聯絡。此後騙徒會再致電受害人家人,聲稱受害人已遭綁架,要求支付贖金。」

扮官員較周密 年輕人易中招
譚威信續指,留意到電騙受害者年齡趨年輕化,當中25宗個案受害者年僅18至30歲,另有3人屬18歲以下;逾9成年輕受害者都被「假冒官員」手法蒙騙。他解釋,「假冒官員」手法中騙徒會假冒政府、物流或電訊公司職員,編撰的故事會較周密,年輕人較易中招。至於「猜猜我是誰」騙案中,騙徒多通過社交媒體了解被害人資料,再以花名或暱稱呼喚他們,編撰的理由亦較簡單,故受害人較多是年長人士。

今年失款最多1宗個案,涉及1名19歲居港內地女子,今年3月她在住所收到騙徒來電,對方訛稱為速遞公司職員,並謂其包裹因可能涉及犯罪活動,正遭內地執法機構扣查。騙徒要求事主開設新銀行戶口,交出戶口資料和密碼,及存入「保證金」。事主依約存入352萬元至該戶口,其後發現全數被轉走,才驚覺受騙,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用盡方法騙財
1. 騙徒自稱官員,要求調查受害人,以騙取金錢
2. 在「調查」過程中套取受害人的家屬資料
3. 之後要求受害人中止與外界聯絡
4. 騙徒轉為致電家屬,訛稱受害人遭綁架要求贖金

記者︰脫芷晴
編輯:梁偉澄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Jobs You Maybe Interested In

刊登招聘廣告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Please read and confirm your agreement to our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and Conditions before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Read and Agreed
【職場技巧】心態靚啲返工都順啲!11個調適心態嘅建議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