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研究:一個聊天習慣 大幅增加感染風險

【新冠肺炎】研究:一個聊天習慣 大幅增加感染風險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長達半年仍未有改善跡象。在本港,近日再爆發第三波疫情,單日確診人數更突破一百宗,是自疫情在港爆發以來最嚴重,情況令人十分憂慮。不想被感染,就要先了解病毒的傳播途徑,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報告,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透過霧化的飛沫傳播,當有確診者在你的身邊咳嗽、打噴嚏甚至只是說話時,已經可以透過飛沫傳播病毒。這意味著,面對面的聊天也十分危險。
 

延伸閱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仍要回辦公室工作 5件不能做的事!

儘管大部分港人有一定的防疫意識,外出必定會戴上口罩。不過,當我們在食肆與同事、朋友們進食時,就必須除下口罩。想減低感染機會,聊天的姿勢都要改變。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流感傳播研究員Seema Lakdawala指出,交談時面對面,並站在對方的正前方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她建議大家在交談時,盡量保持距離,如果必須面對面交談,就要把頭部移開,移向左邊或右邊,避免正面吸入對方的飛沫。

要改變這個習慣,起初可能會尷尬和不適應,因此許多人都認為交談時正面看著對方的眼晴,並保持眼神交流才是禮貌的做法,但在非常時期,一個小改變就能減低感染和傳播病毒的風險。

研究:說話1分鐘可產1千病毒飛沫

根據發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密閉空間大聲說話1分鐘以上,可產生至少1000個含有病毒的飛沫微粒,而且飛沫可以在空氣中懸浮超過8分鐘。如果飛沫中含有新冠病毒,吸入後有可能受感染。研究人員更發現,較大的飛沫會更快跌落地面,而較小的飛沫可在空氣中懸浮更長時間。所以,在密閉的空間下,即使只是除下口罩進行正常而短暫的談話,都足以傳播病毒,建議市民忍一忍,盡量減少外出用膳,以外賣取代堂食,減少除下口罩的機會。

延伸閱讀:【新冠肺炎】醫護日夜抗疫感心累:可唔可以聽下張竹君講嘢? 辦公室防疫3招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Jobs You Maybe Interested In

刊登招聘廣告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Please read and confirm your agreement to our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and Conditions before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Read and Agreed
【職場技巧】心態靚啲返工都順啲!11個調適心態嘅建議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