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輸入】建造業失業率7.2%、零售飲食5% 點解網民話呢個原因更重要?

根據香港統計處2025年7月的最新數據,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3.7%,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失業人數達14.5萬人,按月增加約8,800人。當局指出,失業率上升部分原因是因應屆畢業生及離校人士湧入勞動市場,加劇短期就業壓力。但更深入分析則發現,部分行業失業率超過5%,以建造業失業率高達7.2%最為顯著,此外餐飲服務和零售業的失業率分別為6.4%及5%,顯示特定行業面對顯著就業挑戰。

打工仔熱話速遞:失業率上升10大不易被裁員行業企業推「無薪試工」

2018年到2025年7月香港的失業率走勢。根據圖中的曲線,現將關鍵數據用表格方式整理如下:

2018年至2025年7月香港失業人數的變化趨勢。根據圖表整理以下關鍵月份的數據,並用表格方式呈現:

有指外勞輸入致失業惡化?背後更深層因素

社會上不少聲音關注輸入外勞可能加劇本地求職者與海外勞工的競爭,尤其是在建造、餐飲及零售這三個獲批輸入外勞的行業。然而,專業分析指就業市場的變化主要受行業自身經營環境改變影響,而非單純因外勞輸入所致。例如建造業受到私人建築工程量減少嚴重影響,今年7月行業內就業人數按年下降約5.5%,由約35.2萬人降至33.3萬人,就業比例下降明顯。

零售和餐飲業亦面臨結構性挑戰,疫後市民及旅客的消費模式轉變,使兩行業的總就業規模自疫情前縮減約15%至30%。零售業從2018年7月的約33.6萬人縮減至2025年7月的約23.6萬人,餐飲業就業人數也減少近15%。蘊含著行業本身需求下降以及競爭態勢改變等深層因素,這遠比外勞輸入單一因素對失業率影響更為重要。

根據圖片內容,2025年7月各行業失業率資料整理如下表:

失業率持續上升非單季節性問題

表面上7月失業率受應屆畢業生等季節因素影響,但數據指出,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升勢其實已持續超過一年,從2024年2月的2.9%逐步上升至2025年7月的3.7%,失業人數同期由10.5萬累計增至14.5萬,顯示就業市場受結構性以及周期性因素雙重影響。這反映經濟轉型期和行業調整對職位需求的長遠影響,而非簡單由短期勞動力湧入所致。

2025年7月各行業失業人數資料整理如下表:

分行業失業狀況分析

建造業失業率達7.2%,按年升2.9個百分點,失業人數接近2.6萬,飽受工程量減少打擊。餐飲服務業失業率6.4%,零售業5%,分別有超過1.5萬及1.2萬人失業,兩者均因消費放緩及客流變化而面臨裁員壓力。除上述行業外,住宿服務、資訊及通訊、專用及商用服務業的失業率亦達約4%,顯見不同行業皆在經濟結構調整中遇到不同程度困難。

外勞政策與勞工市場的真實關係

政府最新要求用人單位在輸入外勞前進行本地勞工招聘,並加強保障本地勞工優先聘用,也設有勞工輸入數字比例限制。勞工及福利局長強調,輸入外勞在整體勞動力中佔比不足1%,對整體勞動市場動態影響甚微,失業率惡化更多是經濟調整和行業環境變化所致。此外,勞工市場不匹配和經濟結構轉型才是引致失業問題的主要根源。

2025年及2024年各行業就業職業人數變化(2025與2024年按年變化,以及2024年比疫情前2018年變化)整理如下表:

經濟結構轉型、行業經營環境變化

香港建造、餐飲及零售業失業率升至高位,確實引起公眾關注,尤其這些行業均可輸入外勞。然而,外勞輸入本身只是複雜就業問題中的一環,更重要的是,經濟結構轉型、行業經營環境變化、消費習慣轉移等多重因素直接導致就業需求下降和失業率上升。因此,討論失業問題時,應針對行業本身的經濟環境及長遠變革,避免將責任簡化為輸入外勞一因,唯有如此,相關政策和支持措施才能更切合實際,助本地勞工穩定就業。

延伸閱讀:【輸入外勞】失業率上升點算好?局長堅持輸入外勞 網民激辯:飯碗定經濟行先?

延伸閱讀:【失業潮】裁員潮殺到!咩職業最穩定?10大不易被裁員行業大公開!

延伸閱讀:【求職陷阱】企業推「無薪試工」臨完結即炒人!畢業生慘變免費勞工!

►最新【政府/公共機構】職位空缺
►最新【行政】職位空缺
►最新【銀行/金融】職位空缺
►最新【非政府組織/社福】職位空缺
►最新【人力資源】職位空缺


最新專訪片︰

【office豪華旅行團】GT Group超日系辦公室展現年輕活力 仲有Poolside畀員工放水燈!

 

⏩⏩  需要請人?立即刊登招聘廣告!  ⏪⏪

Advertisement

刊登招聘廣告
;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