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者對公司治理的正面影響

吹哨者對公司治理的正面影響

吳樹剛先生(Chris Ng)

澳洲管理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澳洲管理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副會長、特許秘書、公司治理師、香港稅務學會資深會員、認可ESG策劃師,超過二十年在大型企業擔任財務會計負責人,現職日本上市子公司財務總監,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商業策略、財務會計及公司治理專業人士。

More Blogs

最近對於吹哨者(Whistleblowers)的討論不斷升溫,誰是誰非請自行判斷,我只想以公司管治的方向討論一下吹哨者對公司治理的正面影響,吹哨者顧名思義是指組織內的人向上級或監管當局報告所知悉的懷疑違規活動。作為組織內的人每日接觸內部不同層面的資料和操作,他們熟悉公司守則及運作,所以他們發現違規事件的機會率總比監控部門多及快,好多國際大型企業舞弊事件都是由吹哨者報告,再由監控部門順藤摸瓜揭發更多違規事件,2001年安隆(Enron)會計詐欺事件及2015年大眾汽車排放醜聞,這些都是由吹哨人舉報導致到公司有負面影響更甚結業收場。

對吹哨者的保護

現時香港暫時沒有設立獨立針對商業社會吹哨人的保障條例,只有零零星星的條文涉及吹哨者有限的保障,如果案件牽涉刑事、貪污舞弊及證券及期貨條例的案件時,對吹哨者會有較好的保障而且他們所披露的資料不會被視為違反任何合約及身份列為保密。

舉報方法

現在很多大型企業已提供不同的溝通渠道給予員工提供情報或者作出舉報,但舉報方法是否湊合就要看看舉報流程及處理手法,一些跨國企業會在總部設立舉報熱線,表面上是個認真對待的態度,但作為一個小員工如果想向公司舉報懷疑有問題的行為時,一開始已經要向總部去投訴的話及需要解釋長篇大論,這樣的機制會否嚇窒員工減低他們舉報的意欲。更有企業更加為員工作出「貼心」的關懷,會定期向員工派發問卷查詢他們是否知悉公司內部有否違規行為並加以說明,做法略嫌表面及追KPI。

法律風險

而由於吹哨者大部分都是現職或前任僱員,當他們希望捍衛正義作出舉報同時亦都面對不同程度的法律風險,僱員入職公司時往往保密條例已經藏在僱傭合約裏面,當舉報事件被拒絕或者被低調處理時,該僱員的身份有機會被推測出來,招致他們每日提心吊膽地面對保密條例下之刑罰。

建議

1 對吹哨者的身份加以保護

正如行政長官之前指出香港需要全力發揮作為內地與國際之間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所以更加需要以明確的法律基礎上為吹哨者提供合適到位的保護,跟上國際的準則提高香港商業社會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及問責制度,對於維護公眾、股東及員工有一個三贏的局面。

2 舉報機制

組織必須建立清晰、保密的內部舉報機制,使員工能夠安心地舉報不當行為。這些機制應易於使用、廣為宣傳且易於訪問,以確保各級員工都能迅速舉報問題而不必擔心遭到報復。有效的內部舉報系統可包括熱線電話、專用電子郵件地址或線上入口網站,語言方面最好設立不同國家語言以便員工可以使用他們的母語暢通無阻地進行舉報及提供資料。

3 加強教育及溝通渠道

在公司內部創立透明管治的架構以及公開公平的舉報人制度,不但可以給予員工一個公平開放的工作環境更加可以加強互相監察及時檢舉違規及違法的行為,這樣不單對公司內部的管治有所改進更加可以防止公司因違規事件而產生金錢或非金錢上面的損失。

 

關於澳洲管理會計師公會(CMA Australia)

澳洲管理會計師公會(CMA Australia) 是澳洲最具權威的管理會計專業組織之一,致力於推動管理會計領域的專業發展與國際認證。該公會提供專業培訓、資格認證及持續教育,幫助會員掌握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能,提升戰略決策能力,並促進全球會計專業標準的融合。會員涵蓋企業高管、財務專家和學術人士,享有國際化的專業網絡與資源支援。

 

以上內容及資料僅屬個別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www.CTgoodjobs.hk的立場。CTgoodjobs對因以上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Look out for further updates on our Facebook fan page!
Follow CTgoodjobs for the latest career news, hot topics and recommended jobs!
Maybe Later Follow